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旻看着陷入沉思中的薛訥,道:“最初我只是覺得奇怪,關鍵還是李翼德無意中嘲諷了金庾信,說金庾信毛都不是。李五義的反應更大,我聽李翼德說金庾信師從呂越,劍術超羣,又擅於雙手劍技。而李五義也恰好精於此道,我估摸着他們未必沒有關係。依照年歲來算,李五義甚至有可能是金庾信派來的。這也解釋了爲何缺乏李五義二十歲之前的記錄。在這之前,他根本就不在幽州生活,而是在某個地方,接受特別的訓練。”
薛訥但聽裴旻這話,突然想到一事,合了合肩膀上的大衣道:“八九不離十了,七月一日,每當這一天,李五義都要去祭拜先人。此事只要與李五義要好的人都知道,他說是他父親的忌日。經你這麼一說,我纔想起來金庾信的忌日,不正是七月一日?”
金庾信在新羅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智勇兼備,有勇有謀,新羅便是在他的謀劃下,藉助大唐之力,一統海東三國,將新羅發展成爲海東霸主。儘管在於唐朝交鋒的時候,敗於唐軍,但這一點也不損他的智勇。因爲他的對手是薛仁貴、是劉仁軌,面對這兩個人,金庾信只是小敗已經非常了不得了。更何況在他的籌謀下,利用唐軍倍受吐蕃襲擾急需將薛仁貴、劉仁軌調往東面戰場抵禦吐蕃的弱點,迫使唐朝認同以大同江分定兩國邊界,爲新羅謀取了極大的利益。
論及智勇,確確實實值得稱道。若非新羅國弱民少,或者金庾信生於大唐,他的成就絕非如此。
這一點不只是軍略出衆的薛仁貴,連堪稱全才的劉仁軌亦是如此認爲的。
金庾信昔年病故,消息傳入大唐,薛仁貴都曾感慨世間又少了一位好人物。那個時候,薛仁貴正好賦閒在家,跟他說過與金庾信鬥智鬥勇的實例。因故對於金庾信,薛訥印象很深,還特地去了解他,知道他病逝於七月初。
一個巧合,可以算是巧合,衆多的巧合聚在一起,那便不是巧合了。
薛訥走到桌前坐下,沉吟了片刻,望向裴旻道:“你有什麼想法?”
裴旻想了會兒道:“不是我有什麼想法,是大都督有沒有那個魄力剷除李五義這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