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毛仲並非是個莽夫,反之他外粗內細,有着足夠的機敏狡黠,只是爲人過於膨脹,持寵而嬌。作爲一個高句麗人而且是李隆基的家奴,從一個最低下的下人爬到今日龍武將軍的高位,他的能力豈是一般?
只是王毛仲野心十足,不甘於小小的龍武將軍,他要做大將軍,還想要爵位,想要出將入相,功成名就,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功績,才能滿足。同時他又很清楚自己的能耐,在禁軍圈子裏小打小鬧可以,真要上了戰場,戰陣交鋒跟驍勇狡詐的突厥、吐蕃幹起來,他還沒那勇氣。所以他一門心思的抱着李隆基的大腿,爲他盡心盡力,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展現自己立功的機會。
此次兵變,最大的變數正是常元楷、李慈所掌控的羽林軍。雖然南衙禁軍也在太平公主的手上,但南衙禁軍並不是能夠輕易調動的。需要以宰相大印寫下一道調兵公文,在經過大將軍的確認,十六衛大將軍升帳聚兵,管轄的兵卒方可行動,匆匆忙忙間若不事先做好準備,想要短時間聚集大兵,並且進入皇城內宮是不可能的。羽林軍卻不一樣,羽林軍負責皇宮安危,就駐紮在內宮玄武門附近只要主帥一聲令下,大軍即可開動。控制羽林軍也就成了勢在必行的一步,想要控制羽林軍,先殺常元楷、李慈。這也是從龍之功裏除去李成器、李成義、李隆範、李隆業這些領隊以及郭元振這樣的謀劃者之外,參與者最大的一份功勞,在王毛仲看來也是最容易獲取的。
利益動人,王毛仲如何甘心這到手的大功落入他人之手,而自己的三百兵卒成爲他人的嫁衣?
不只是王毛仲,他的部下也存着不滿。畢竟王毛仲喫肉,他們能夠喝湯,可一旦王毛仲喝湯,哪裏還有他們的份?
王毛仲與部下合計了一下,如何將裴旻這個外人擠下去。
王毛仲瞭解李隆基,李隆基此人非常現實也喜歡率性而行,他對你好的時候,會對你推心置腹,什麼事情都會依你。如果你在他的印象中變壞了,他會將你的優點看成缺點,缺點無限放大。
王毛仲知道李隆基對他極爲信任,也相信李隆基對他的寵信遠遠超過裴旻,稍微越權,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只要自己事情幹得漂亮,成功解決常元楷、李慈,一切都不是問題。
持寵而嬌,莫過如此!
於是也就有了他部下不滿不服的一幕……這不滿不服也確實是有,但若無王毛仲的縱容,他的部下也不敢在李隆基的面前強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