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上皇李旦只是中才,當年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的時候,他初登大寶,堆積如山的政務,讓他一個頭兩個大,完全處理不過來。然後他想了一個法子,政事來了,完全不用腦子去想,直接問大臣跟太平商議過沒有,沒有,先去跟太平商議。商議過了?那就更好了,直接依照太平的辦法去處理就行。不但軍國大事盡數委於太平公主,就連文武百官一應任免的大權也盡數委於太平公主。也因如此,依附太平公主以求前程的官員是趨之若鶩。導致滿朝文武,大半是太平公主的黨羽。如今太平清除大半,空缺無數,朝綱必然不穩。
而李隆基最能信任的就是從龍之臣,這些人都立有大功,都等着封賞,對他自然萬分忠心。以從龍功臣搭建班底,也是歷朝歷代賢明君王必做的事情。
宴席的位子也甚有講究,依照從龍的功績排列。
四王毫無疑問位列首功,此次功臣,四王的作用顯而易見的。身爲王子,持拿聖旨擒拿賊首,有着莫大的威懾力以及公信力,哪怕就算明知聖旨可能不實,也不敢對皇帝的兒子怎麼樣。要不以抗旨罪被殺,要不接旨,沒有第三選擇。
次之是郭元振,郭元振這次政變所展現的智謀以及步步爲營的算計,謀功最高,當之無愧。接下來便是裴旻與魏知古、王琚、崔日用、張說等人。張說遠在洛陽,自然來不及參加今日宴會。又因魏知古、王琚、崔日用幾人跟隨李隆基許久資格甚老,是故裴旻位於三人之下。在裴旻之後,纔是王毛仲、葛福順、李仙鳧、薛君故、馬旭等首先響應號召的將軍,由上至下,近乎五十餘人。
這羣從龍之臣以裴旻最爲年少,地位也是最低,但獲得的功績卻最令人眼熱,也無人膽敢不服。能夠坐在這慶功宴上的哪個不是人精,焉能不知今日之後,這個最小的少年郎將如越過龍門的鯉魚,已經開始化龍騰飛了。
李隆基口才俱佳,作爲宴會的主持者,五十餘人他逐一道出姓名歷數功績,並且逐一敬酒,將所有人讚的眉飛色舞,都覺受到了重視,前途無量,對於美好的人生,充滿了嚮往。
一場宴席,李隆基可謂盡得人心。
裴旻返回了府邸,看着太平公主贈送給他的府邸,想起了死在他懷中的女中梟雄,忍不住嘆了口氣,心中着淡淡的惆悵。
步入府邸,管家寧澤最先前來道賀。今日太平一黨被誅,早已沸沸揚揚。裴旻的功績目前雖不爲世人知曉,卻也有所傳言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