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依照慣例,先由臣子奏事,若無人奏事,再由皇帝發言問事。
李隆基這話音一落,鴻臚寺卿崔源明持着朝板走了出來:“臣有事奏!”
李隆基打起精神道:“愛卿請講。”
崔源明一臉方正道:“臣要彈劾御史臺侍御史裴旻,裴旻沐浴皇恩,年紀輕輕以身居高位,執掌臺院,本因盡心竭力爲皇上效命,而他卻依仗恩典,恣意妄爲,無法無天。上不敬天,下不尊老。竟欲行武后當年告密之風,意圖再起來俊臣誣告之氣,其心可惡,願陛下明察。”
李隆基氣得笑了,看了裴旻一眼,道:“裴卿對如此指摘,可有意見?”
裴旻也有點懵逼,忙出列道:“簡直胡說八道,莫名其妙。這子虛烏有的事情,崔寺卿竟然說的如此理直氣壯,臣倒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崔源明瞪眼道:“你提出告密之事,難道不是欲行武后告密之風?”
裴旻厲聲道:“滑天下之大稽!檢舉一事,古來有之,堯舜時期,堯、舜二帝爲聽百姓聲音,是以有了‘誹謗木’、‘進善旌’、‘敢諫之鼓’,戰國也有‘蔽竹之音’,西漢名士趙廣漢以缿筒取百姓密報,除潁川惡霸;晉朝亦有表木,南北朝一樣有‘謗木函’,歷朝歷代皆有此類似之舉?爲何?我太宗皇帝有金石良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大唐是根,百姓是本,以檢舉箱傾聽百姓之言,有何錯?武后銅匭用之不當,纔有告密成風以爲惡習。陛下聖明,當如堯、舜二帝一般明鑑,您這是以爲陛下如武后一般?”
崔源明臉色陣青陣白,不甘示弱的道:“陛下自然不是武后,當你裴旻卻是來俊臣第二,仗着權勢入我鴻臚寺逞威,卻爲了找一舊仇,肆意翻動僧人入庫帳籍,氣焰豈不如來俊臣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