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連續三次爲相,分別得武則天、李旦、李隆基器重,可見姚崇的執政能力確實了得。
歷史上將他與貞觀名相房玄齡、杜如晦相提並論,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不過在裴旻看來,姚崇才略不輸於房玄齡、杜如晦,但是他心胸卻遠不及房杜二人。房玄齡、杜如晦不但幫助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同時還給李唐王朝舉薦培養了大批的有用之才。他們不嫉賢能,唯才任用。
姚崇卻做不到這點。
他有房杜之才,卻無房杜的心胸。他的行政主張是一言堂,他只需要能將他政策實施下去的人才,不需要與他唱反調,跟他不是同路的大臣。不管對方纔能如何,只要在政見上與他不同,他便會毫不猶豫用權術的將之外放,免得威脅到自己。
姚崇擔任大唐首相沒多久,憑藉出色的政治才華,將政務大事處理的井井有條。同時,頻頻對先天政變的功臣動手。宰相張說,因爲他的小報告給貶到相州。同爲宰相的魏知古,也因他的計謀罷去相位,改任工部尚書。劉幽求、鍾紹京也因爲他的彈劾而遭到貶黜。
姚崇的用心明眼可見,他不想見到朝堂上有威脅到他地位的存在,而張說、魏知古這些人,儘管地位在他之下,但是身兼從龍之功,對他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
因爲從龍之功而晉升宰相的人,除了郭元振就沒有一個逃過姚崇的手心。郭元振能夠逃脫,也不是因爲姚崇奈何不得他,而是郭元振患病在身,不好下手而已。
所以同爲從龍功臣,裴旻對於姚崇根本沒有什麼好感,相互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