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着王忠嗣幼小的身影,李隆基長嘆道:“大將軍受奸人所害,是朕之過。若非朕識人不明,大將軍豈會陷入孤助無援之絕境?”此話他自是不能在大庭廣衆之下說,但他心底確實是如此想的,也就於私下裏對高力士說。今日受到王忠嗣的影響,憂愁上心,也對裴旻說了。
裴旻道:“陛下何必自責,這人心難測。任誰也想不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竟會有人枉顧國家利益。幹出這種遺臭萬年,喪盡天良的事情來。”
李隆基看了裴旻一眼,嘆道:“若世人皆如裴卿一樣,在非常時刻勇於擔當責任,朕哪有今日憂愁。”
“陛下謬讚!”裴旻尷尬地笑道:“只要陛下不怪臣僭越,以是天大的恩寵。”
李隆基笑道:“愛卿一心爲朕,即便有過,也是爲我大唐天下,朕豈有怪罪的道理。不過該罰的,還是要罰。朕不姑息助長此風,靜遠也要有心理準備纔是。”
裴旻笑道:“臣明白陛下的難處,這有過罰,有功賞,本就是這個道理。”
“你這滑頭!”李隆基哪裏聽不出裴旻話中的意思,相比他的“僭越”之罪,他固守金城殺敵三萬,察覺吐蕃陰謀,揪出吐蕃細作,又爲王海賓正名,除去軍中毒瘤,整整三大功勞。這賞罰之間,孰重孰輕,何須多言?頓了頓,他道:“靜遠此次功勳卓越,朕應該賞你什麼纔好?”
裴旻趁機道:“爲國效力,何求封賞。此次吐蕃入侵,再次讓臣體會到邊防之重要,兵制改革之必須。臣願意外調出京,爲我大唐戍邊守土,抵禦賊寇入侵。”
李隆基一時無言,目光灼灼的看着裴旻,道:“靜遠爲何有此提議?還是?”他甚至懷疑裴旻遇到什麼難處,或者讓姚崇這級別的人刁難了。
裴旻忙解釋道:“陛下不要誤會,是臣自己的意思。臣年不及弱冠,得陛下器重,身居高位,君恩似海。經過此次征戰,經過王大將軍陣亡,臣深有感慨。比起在京中謀事,更渴望於邊疆建功立業。爲此感由心生,作詩一首,陛下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