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思順茫然道:“卻不知安祿山是誰?也是我們安氏族人?”突厥安氏源於西域安息國,國中大多人以安爲姓,安思順以爲是故國的某人。
裴旻懵逼了,安思順竟然不知安祿山是誰?難道因爲自己的穿越,產生了蝴蝶效應,讓安祿山消失了?
裴旻反應迅速,忙道:“一個恩人,我有一兄弟,受過安祿山的照拂,託我遇上了叫安祿山的人,一定要代他報恩。旻見安姓人極少,還以爲你認識呢!”
安思順搖頭道:“在中原安姓人不多,但在西域,在南詔,安姓人還是很多的。若是出生於安息國,在下可以幫忙打探一下。要是源於南詔九姓裏的安姓,那就無能爲力了。”
“好!”裴旻應了一聲,心底卻不報什麼希望了。安祿山壓根就不是什麼安息國人,他是因爲跟安思順關係好才改爲安姓的。如今安思順都不知道安祿山是誰,那裏指望找得到。
不過他也沒有喪氣,有御史臺這個人脈。若遇見類似於安祿山一樣的胖子,還怕他能跑得掉?
第二天,朝會,李隆基在朝堂上對於此次出征的將軍下達了嘉獎令。
首功自然是薛訥無疑,薛訥作爲三軍統帥,雖極少參與戰陣廝殺,但他調兵遣將,重用王海賓連克吐蕃,又千里追擊,擊潰吐蕃大軍,還收復失地洮州,功勳無人能比。李隆基拜涼州鎮軍大總管,統領赤水諸軍,駐守涼州,並且復封平陽郡公,又拜其子薛暢爲朝散大夫。
第二大功也是毫無疑問的,裴旻以六千之衆,拖住了六萬吐蕃大軍,還殲敵三萬,戰果不可謂不輝煌。特別加封忠武將軍,提升食邑兩百。雖然忠武將軍是的武散官,沒有實權,但是如他這樣,身兼文武二職的,縱觀整個朝代也少之又少。
隨後李隆基又嘉獎了裴旻擒拿楊矩,爲王海賓洗刷冤情的功績,但說到這裏的時候。他道出裴旻擅離職守一事,對這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懲罰,雖情有可原,卻過不能縱,功過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