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精美的外觀,地毯式宣傳,飢餓式營銷,一連串的手段,直接將洮州石硯的名氣打了出去。
還不只是如此!
正直年末,依照規矩慣例,每年年末,地方刺史皆要向中央上繳貢品,以表心意。貢品不需要多珍貴,但必須是地方的特產。
這日李隆基收到了洮州的貢品,正是傳的沸沸揚揚的洮硯,還是今由鄭永泰雕砌,馮偉製作的那方寶硯,是第一批洮硯中質量最好的。
李隆基並非好硯之人,但他喜好書法,一手書法字風雄秀,結體豐麗,用筆遒厚,堪稱大家。而裴旻給他準備的洮硯下墨髮墨具是一流,再配上鄭永泰的刀工以及洮硯獨特的翠綠色,美觀大方。比之常見的漆黑硯臺,顏值上便高出一大截,令其龍顏大悅,讚歎道:“風漪分得洮州綠,堅似青銅潤如玉”,隨即親自下令:三年免稅之期滿,許以洮州以硯代稅。
君王的喜愛,士林文豪的讚美,無形中又讓洮硯的格調上升一個檔次,更勝歙硯,直於端硯齊名。要知道端硯已有百年曆史,而洮硯卻不過月餘。
除李隆基手中的那方洮硯,餘下九方洮硯在一日之內,便給高價販賣出去了,成交的價格遠在端硯之上。
洮硯方剛生產,庫存不足,產量有限,遠不足以滿足需求。而洮水奇石店以預定的方式售賣,不搶先訂購,絕無買到洮硯的可能,使得洮硯有價無市。
人性自古犯賤,越難得到的東西,越讓人苦苦追求,洮硯訂單累積了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