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旻知道郭知運以明白他意,淡然笑道:“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只要有心,他們防不了一輩子。一有疏忽,便可以咬下他們一塊肉下來。陛下正在發展馬政,各軍的馬匹也會日漸充裕。等我們騎兵起來,讓我們攪亂的河西九曲,將會是朝廷的囊中之物。”
這襲擊劫掠,關鍵是講究一個時機。趁虛而入,這點他也沒多說。郭知運身爲隴右節度使,不可能這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
郭知運看着胸有大略的裴旻,想起了王君毚露出了淡淡的複雜表情,將雜念除去,續道:“我們兩軍在襲擾的時候也可以相互配合,不真不假的發動一次大規模的侵攻。在他們大軍集結之前,來一次狠的。我們的襲擾,跟他們不一樣。他們只爲了劫掠,儘可能的避免跟軍隊對上。我們卻能找他們軍隊打,殺個痛快。在他們大軍集結的時候,再行從容而去。”
“旻就是這個意思!”見郭知運已經領會他的真正目的,裴旻帶着幾分亢奮的道:“他們的情況跟我們不同,劫掠的方式自然要變。我們是以城鎮爲主,他們卻以散居爲上。他們放牧的時候會盡可能的分散,唯有如此纔不會破壞一地的植被生態,避免來年無草食用。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弱點。集合兩軍之力,來次狠的,不過也無需次次如此。隨意而行,想併力時併力,不想併力時,自由出擊。讓他們摸不着頭腦,防不勝防。我建議洮州與鄯州之間,最好建立信鴿渠道。往來要事,以信鴿交流,更爲快捷方便。”
郭知運毫不猶豫的應諾下來。
作爲隴右節度使,郭知運能到今天這個位子,全靠戰績一點點拼殺出來的,沒有半點的水分。在經驗上遠勝裴旻,但裴旻博聞強記見多識廣,胸中韜略卻在郭知運之上。
兩人相互探討應對吐蕃之事,分析吐蕃的利弊優劣。
裴旻道:“吐蕃確實強,但遠沒有世人眼中那麼厲害。他們也有大起大落的時候,只是他們每每在大落之時,縮在高山之上。青藏高原的水土反應,是他們天然的屏障,讓我等鞭長莫及。這有了和平喘息發展的機會,外加根底猶在,重新崛起,自然容易的多。想要真正的解決心腹之患,關鍵是不能心急,必需步步爲營。第一步是攻佔青海湖,那裏也有水土反應,只是比起吐蕃深處,要弱的多,並非不能承受。只要適應了青海湖的氣候,在逐步逐步的向深處擴張。對付吐蕃,心急喫不了熱豆腐。”
在唐朝還沒有高原反應這一詞語,但是跟吐蕃打了那麼多年的戰。對於高原反應這一事情,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認識。只是科技不發達,不知原因何在。只能歸爲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