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隆基神情肅穆,越王勾踐嘗糞卜疾,臥薪嚐膽誰能不知?
裴旻道:“其實舅甥盟約還是稱臣,意義不大。難道吐蕃稱臣了,陛下真能左右吐蕃的政局?不過是字面上的好聽而已,意義不大。以陛下的雄心壯志,難道僅限於讓吐蕃稱臣?誠然,讓吐蕃稱臣,確實超越前朝。可也僅是好聽一些而已。與我大唐天兵殺進邏些,攻佔布達拉宮比起來,到底哪個更有意義?”
“當然是後者!”李隆基聽了眉飛色舞,隨即怒道:“好一個隆朗赤,險些給他矇混過去了。他定是得知了靜遠即將來長安的消息,見協議一時無法達成,擔心你壞他大事。乾脆拋下如此誘惑……朕就覺得有鬼,纔沒答應,要聽聽你的意見。如此說來,靜遠取莫離驛是爲了長遠考慮!”
裴旻道:“即爲長遠,也爲當下!陛下,這口絕不能松。”
李隆基突然皺眉道:“比起隆朗赤的滿嘴謊言,朕自是相信靜遠的忠言。只是最近這些日子,隆朗赤手段盡用,朝中不少大臣爲他說服。覺得修建莫離城,在莫離驛長久並不值當,每年需耗費數十萬貫軍費,甚至引發不必要的戰事爭端,得不償失。尤其是稱臣一事傳出,文武百官大多數都抱以認同的態度。畢竟吐蕃高原貧瘠,從經濟而言,不適合征伐。”
這一點裴旻認同,卻不贊同,就如高句麗一樣,高句麗地處偏遠,窮山惡水,征伐確實傷損國家經濟,得利不大。但是後方不穩,前面如何發展?就算是虧,高句麗也不得不打。
吐蕃亦是一樣,從經濟民生考慮,文臣顧慮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該打的還是要打。
“無妨!”裴旻眯眼道:“明日早朝,陛下召見臣入殿。不過三言兩語,保證滿朝文武瞬間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