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隆基問道:“那以裴卿之間,這東西方的理念,誰更勝一籌?”
裴旻沉吟片刻道:“這兩者之間各有利弊,但臣較爲傾向我們東方的理念。西方的征服,固然會因利益使然,使得國民上下好戰成性,使得兵卒驍勇無比,所向披靡。現今阿拉伯的獅軍,就是一支縱橫亞歐非,身經百戰的鐵血勁旅。但強權之下,禍患無窮。征服帶來的只有反叛。正所謂過剛易折,一旦出現個別意外,首領國王或者統帥陣亡。潛藏的危機瞬間爆發,偌大的帝國將會在短時間內崩奔離析。這點就如秦朝,秦能滅六國,確滅不了六國叛逆之心。始皇帝一死,帝國立刻崩塌。”
這類事情在西方不知有多少例子,最典型的就算亞歷山大大帝打下的馬其頓帝國,作爲歐洲世上第一位征服者,他一去世,母親、妻子和孩子都橫遭殺身之禍,王朝崩塌。
“我們東方的做法是奪其地,攻其心,治其民,將不是我們的,變成我們的。只要處置得當,即便君王去世,百姓依然身受恩德,盡心盡力的效忠新皇……我們東方更適合承傳,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的文化能夠代代相傳,而西方諸多古文明直接滅絕的緣由所在。”
“那不足的地方呢?”李隆基沉聲道。
裴旻苦笑道:“陛下才智絕倫,又何必問我?守成守成,安逸太久,成爲如晉惠帝司馬衷那樣的傻子,又不是隻他一例。”
李隆基也知裴旻不好細說,細聽下去。
裴旻接着道:“這六十餘年的征伐,固然令得大食國領土擴大數倍,掠奪無數百姓土地,可對於他們國內經濟也是一種負擔。能一直贏下去,倒也維持的過來。一旦喫了敗戰,弊端立刻顯現。很不巧,不久前,大食國喫了一場罕見的慘敗!辛苦創建的大食水軍,讓拂菻一把火燒的乾淨,損失慘重。他們需要休息休整,來恢復大敗而導致的經濟問題。他們四處征伐,與四方的關係僵硬,誰願意跟他們展開貿易?唯有我大唐了吧,絲綢之路的貿易額是相對的,我們這邊受益,大食國一樣受益。藉此機會來我大唐,加深經濟交流,一切皆在情理之中。而且隨着西域日漸繁榮,以大食國的野心,他們焉有不覬覦的道理?順便了解見識一下我大唐,對於他們只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