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於精於華夏文化的吐蕃、新羅、倭國等使者,他們對於華夏文化極爲了解,兼容詩歌大意,更能領會個中三昧,帶着幾分敬意的歡呼喝彩。
裴旻也注意到李隆基臉上的些許驚愕,這位李家三郎,同樣未有想到太常寺竟然表現的如此出色,將《大武》這詩歌舞一體的節目,表演的這般動人。
太常寺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三足鼎立的梨園、太常寺,皆有了表現,餘下的自然是代表百姓的青羽樓了。
李隆基本沒有邀請青羽樓參加宴會的意思,擔心那頗具盛名的公孫大娘上不了檯面,見不得大人物,緊張出醜,丟了大唐的顏面。
不過裴旻的力挺,讓李隆基最終同意下來,特別邀請青羽樓表演她們最擅長的劍舞《西河劍器》。
公孫幽對於來至皇室的邀請亦未拒絕,能夠在國宴上一展所長,獲取一定的好評。對於青羽樓未來的發展,只有百利而無一害。
公孫幽在方面極有見地,焉有不同意的道理?
接下來的幾個節目並非歌舞,而是一些高明的百戲以及參軍戲,一些雜技說笑的節目,以來活躍氣氛。
李隆基與諸國使者一邊交談,一邊說說笑笑,喜慶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