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到了爲此付出代價的時候,兩人不約而同的心底發怵,慫如老狗。
兩位大將軍帶着複雜的心情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心底只盼着這西去長安之路一輩子都走不到盡頭纔好。
從洛陽道長安的官道極爲通暢,正常速度十日即達。
可哥舒翰、李光弼沒有經過商量,心有靈犀的徐徐進兵,走了十天,一半路程都沒有走到。
長安裴旻已經安排好了對安祿山、史思明一衆人的處罰,其實也不用過多的商議。
安祿山、史思明的下場根本不用細說,除了史朝義獻城有功,免去一死流放嶺南,親族無一人倖免。
真正有些難辦的是那些投降的唐臣,尤其是張均、張垍二人。
張均、張垍是名相張說的兒子,張說與國有大功,是李隆基早年的謀主,是與裴旻齊名的廟堂文宗,他文武兼資,明於政體,改革不合時宜的政治和軍事制度,是僅次於姚崇、宋璟的名相。
張說有三子,張均、張垍、張埱,但三子張埱已經病故,僅餘張均、張垍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