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祺祥政變 (第1/26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僅讓咸豐皇帝焦頭爛額,而且迅速損害了他的身體。南方的太平天國依舊在肆虐,咸豐皇帝似乎在重走父親道光皇帝的老路。但道光皇帝至少在位的前三十年還算是天下太平,可咸豐皇帝自即位後,就一直沒有消停,一張張不平等條約擺在了他的面前,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甚至是俄國人接踵而來,每一個都是虎視眈眈,而且帝國的象徵性標誌圓明園也是在他的時代被洋人所毀。
隨着局勢越來越艱險,朝廷越來越羸弱,咸豐皇帝早已沒有了即位之初的雄心壯志,現在他只希望能夠在熱河的行宮裏,避開外部的一切煩惱,與他身邊的那些紅粉佳人共享人間的歡樂。可是這反而是一種惡性循環,他越這樣做,身體就越差,終於在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病死在避暑山莊,終年三十歲。
咸豐皇帝臨終前雖然將長子、葉赫那拉氏所生的載淳列爲繼承人,但當時載淳年方五歲,還是個頑皮的孩子。因此咸豐皇帝同時任命肅順、載垣、端華、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等八人作爲輔政大臣,共同輔佐五歲的載淳。咸豐皇帝又擔心大權旁落,便將兩枚日常隨身攜帶的“御賞”“同道堂”印章,分別授給皇后鈕祜祿氏和兒子載淳,作爲朝廷權力的象徵。
不過,這個安排雖然避免了八大臣篡權,但卻埋下了另一個政治隱患。
<h3>1. 懿貴妃的野心</h3>
咸豐皇帝去世後,作爲載淳生母的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內心其實是喜悅與憂愁並存。喜的是自己的兒子被立爲皇帝,在那個注重禮法的年代,皇家從來都是母以子貴;然而憂也是因爲禮法,這使得她不能名正言順地成爲皇太后,而只能遵照咸豐皇帝的遺詔,奉鈕祜祿氏爲皇太后,自己依舊只能處於次席的位置。
當咸豐皇帝在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嚥下最後一口氣時,在東側廂房裏的葉赫那拉氏默默地掉下了眼淚。不過,當時沒有人注意到她的心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前邊我們說過,咸豐皇帝想要逃離京師前往熱河時,葉赫那拉氏勸阻丈夫的那番話語堪稱見識卓絕,從中就可以看出她不同於一般的女人。事實上,從進宮伊始,她就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明確的規劃。
葉赫那拉氏進宮後,在內廷中位列第三等,封蘭貴人,皇后就是咸豐二年(1852)進宮的鈕祜祿氏,也就是後來同治皇帝載淳即位後所封的慈安太后,俗稱東太后。據《清史稿》記載,蘭貴人葉赫那拉氏“少而慧黠,嬛豔無匹儕”,是一個喜歡文藝、性格活潑的妙齡少女。
咸豐皇帝后妃成羣,如果從嫡福晉薩克達氏算起,包括葉赫那拉氏在內,一共十九個人。最受寵愛的當屬麗貴人。咸豐五年(1855),麗貴人爲皇帝陛下生了第一個孩子,即固倫榮安公主。這讓重男輕女的咸豐皇帝頗爲鬱悶,沒有皇子繼承大統讓他當時甚是苦惱。
可就在此時,蘭貴人葉赫那拉氏那裏傳來了懷孕的喜訊,依據當時宮廷的制度,“內庭等位遇娠,有生母者,許進內照看”,咸豐皇帝就這樣將自己的岳母請進宮內照看葉赫那拉氏。在一般情況下,嬪妃們懷孕將近八個月時要“上夜守喜”。咸豐皇帝當時對葉赫那拉氏特別照顧,從咸豐六年(1856)的二月起,就讓兩名御醫和兩名負責接生的姥姥上夜守喜,而後又增加到六名御醫,分爲兩班輪流守夜,每天的食用品可以按照日常供應量標準加半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