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儒門弟子行事,講究三立——立功、立德、立言。韓岡在甘谷城做得這一切,立德、立功都有了,只差個立言。但只要他把所謂章程給整理出來,立言這一條也算圓滿完成。
所以他點頭:“如此纔不枉學生一番辛苦。”又笑了笑,“張都監薦學生管勾路中傷病事務,不論成與不成,現在將章程定下,日後各處傷病營也可以參考一二,不致再淪入舊有的境況。”
“玉昆!”王厚猛地叫起,王韶和韓岡兩人圍着正題繞來繞去,讓他實在煩透了,“你當真以爲張守約薦舉於你,是因爲看着你傷病營打理得好的緣故?他是爲了向寶啊!”
韓岡看着王厚,先是愣了一下,後又搖頭輕嘆,似是感慨萬千,“我知道……我知道的。”
王厚要說什麼,韓岡都知道,王韶的用心,張守約的用意,他怎麼會不清楚?
但這又有什麼辦法——他並沒有生在相州韓家,不然憑着一個相三帝立二主的韓琦韓太師,莫說十八歲,就是八歲,也能身披官袍,領着俸祿。他也不是生在靈壽韓家,否則藉助自仁宗朝的執政韓億以下,八子皆爲顯官的榮耀,橫行鄉里也不在話下。他只不過是菜園韓家的幺子,想在秦州混出個名堂,先得找個好後臺。
韓岡很清楚這一點,但後臺他絕不會溜鬚拍馬地去找,得讓人自己送上門來。要想受人薦舉,最重要的是名望,以及才能。韓岡把握住了出現在他面前的大部分機會,表現得足夠出色,所以才引來了王韶和張守約的目光。
薦舉本質上是一種利益的交換,必須要給薦舉人帶來足夠多的利益——這個利益可以是名聲,可以是權位,也可以是財富——否則誰會浪費自己的筆墨和信用,還要爲他人擔上責任。任何薦章的最後,都有類似於“甘當同罪”的一段話,這是薦舉人在向朝廷表示對被薦舉人的信心,也意味着薦舉人將和被薦舉人休慼與共。
王韶想用他韓岡,目的不外是開拓河湟的助力。不同職位的官員,能薦舉的人數都是有數量限制的,即便是統御萬邦的天子,即便是執掌中樞的宰執,都不可能想用誰,就用誰。以王韶擔任的經略司管勾機宜文字這個差遣,他能薦舉的人數,最多也就兩三人。分給韓岡一個名額,王韶所想要交換回來的,絕對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