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東京開封。
已近年終,開封府剛剛下過一場大雪。城中厚厚的積雪,昭示着明年的豐收,給了苦於今年南方旱災的君臣們一點安慰。只是東京城內街巷上的積雪並不能久留,很快就被開封府組織的人力清掃一空,不會阻礙行人。尤其是從皇城南面正門宣德門一直向南延伸到州橋的御街,寬達兩百步,根本就是一座廣場,卻早已看不到半點殘雪。
北宋開封的皇宮,論面積並不算大,至少遠遜於隋唐時西京長安的大明宮。朱溫在開封立都時,汴州早已爲勝地,人煙輻輳,戶口已愈十萬,根本沒有大興土木的空間,只得把原來的節度使衙門改了改,住了進去。而五代各朝,都是紛紛而興,紛紛而敗,沒有時間和財富在皇宮上下工夫。等到宋代周興,太祖趙匡胤勉強將皇城整修了一番,而太宗趙光義登基後,想着擴建皇宮,卻因附近的民家反對而作罷。
不過宮室再簡省狹促,也不會在門面上省工料。宣德門爲皇城正門,高近十丈,有五門橫列,“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龍鳳飛雲之狀。莫非雕甍畫棟,峻桷層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朶樓,朱欄彩檻”,與其說是座城門,不如說是棟修造精美的樓宇,故而也稱爲宣德樓。宣德門兩側又有兩座副門,名爲左掖門,右掖門,形制比宣德門稍小一些。
宣德門後,是一片面積可容萬人的廣場,廣場之後的巨型殿宇便是開封皇城的主殿——大慶殿。大慶殿位於皇城中軸線上,是皇城中最爲雄偉壯麗的建築。但大慶殿只有正旦、冬至的大朝會,或與之同級的朝廷大典纔會啓用。如今日的朔望朝參,則只啓用大慶殿西側的文德殿。
四更剛至,天色仍是黑沉,冬夜的寒風依舊刺骨,可皇城前的御街上已經熱鬧起來。這一天是熙寧二年閏十一月十五,乃是朔望大朝參之日,僅比正旦、冬至的大朝會低上一等。在京的所有正八品以上、有朝參之權的文武官員,都紛紛踏足御街上,前往皇城參加朝會。御街上的官員,有身着金紫,隨從多達百人的宰相、親王,也有單身獨騎的青袍、綠袍小臣。即便不算隨從,只論官身,熙熙攘攘也足有四五百人之多。
因爲朝會起得如此之早,走在御街上的官員隨從們大半都是肚裏空空。並非他們出來前廚中不開火,而是因爲就在御街兩側,各有一條千步長廊,號爲御廊。御廊之中,就有許多攤位做着早點生意,水飯、爊肉、幹脯、肚肺、赤白腰子,南北餐飲琳琅滿目,想喫什麼就喫什麼,根本不需要將家中的廚娘或是渾家喚起。以御街的寬度,並不會因爲長廊中多了些攤販而擁堵。
當官員們在御廊中喫飽喝足,陸續抵達皇城腳下後,都紛紛下馬。宣德門五道城門,正門慣常緊閉,當天子出巡或是朝堂大典時纔會開放。官員們皆是下馬從宣德正門邊的副門入宮。宰執官們同樣走宣德旁門,不過卻能獨騎昂然自入。宰執身負軍國之重,得享殊禮,可以直入皇城,在第二道門處方纔下馬。
又是一隊浩浩蕩蕩的騎隊抵達宣德門前,八十多人的隊伍比起百多人的宰相隨班要單薄一點,卻已遠遠超過其他文武官員,這是執政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八十多人以兩名腰繫金帶的朱衣吏爲引導,張起宰執纔有的青涼傘,簇擁着一名身着紫色方心曲領公服,腰佩金魚袋的中年文官,直抵皇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