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天下官多闕少,往往是三四個官爭一個位子。選人入京待選,都必須在流內銓候闕【等候職位差遣的空缺】,而新晉選人,更是必須去流內銓繳三代家狀。同時還有時間限制,必須在四季的第一個月,也就是元月、四月、七月和十月這四個月的十五日以前在流內銓登記,才能排得上號。不然,就得等下一個季度了。
王韶在秦鳳路已滿一載,從來都沒有舉薦他人,由此便知他行事有多謹慎。可現在對韓岡,他不但薦了官身,還把差遣都給定下了,可見王韶對十八歲的韓岡信心有多足,或者說,他對韓岡的纔能有多渴求。
通過王韶的奏章中,王安石倒是對韓岡有了點興趣。一個出身貧寒的士子,通過不懈的努力,發揮自己的才能,最後得到高官的認可。類似的故事在世間流傳得很多,遠的不說,自幼喪父的范仲淹,畫荻習字的歐陽修,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但他們獲得名聲,靠的是詩詞歌賦和文章,不是像韓岡,靠的是勇武、才智以及膽略……還有仁心。
對王安石來說,詩詞歌賦不足爲憑——儘管他已是當世最頂尖的文學大家之一——大宋需要的是秀才,而不是學究。有才能、有衝勁的年輕人那是越多越好。即便韓岡只有十八歲,只要多了幾年經歷,在地方、京城做過幾任,未必不能成爲棟樑之才。
這段時間以來,曾經舉薦過王安石的那些老臣、友人逐步走向了他的對立面,現在他最喜歡任用的就是有衝勁的年輕人。王安石所着意提拔的呂惠卿、曾布、章惇以及王韶等人,在官場中其實年紀都不算大,任官都不過十年出頭。泛着腐臭味的祖宗之法,許多人在宦海沉浮多年後都已經習以爲常,如果沒有年輕人來衝擊一番,這個大宋朝只會漸漸的腐爛下去,直到滅亡。王安石的那份吹響變法號角的《百年無事扎子》,說得便是此事。
大宋百年無事,那下一個百年呢……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