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厚附在韓岡耳邊說着。這幾年王厚跟着王韶在陝西緣邊地區跑了許多地方,對各地的大蕃部都有基本的認識,不同蕃部擁有的旗號和裝束都有細微的差別,韓岡看不出來,但王韶和王厚一眼就能分辨。
古渭的青唐部與吐蕃贊普唃廝羅和董氈所據有的青唐王城兩不相干,只是恰巧重名而已。說起重名,韓岡前世曾經來過古渭,不過那時名號已是甘肅隴西,還逛過縣城附近的首陽山,就是傳說中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餓死的地方。
但不僅隴西縣,河北、河南、山西的很多地方都有個首陽山,皆自稱是伯夷叔齊最後隱居之所。只是如今韓岡“舊地重遊”,卻沒聽說古渭這裏有什麼首陽山,想必也是後人臆測生造出來的。
青唐部在古渭附近是人丁最多,據地最廣,也是最爲富庶的一個部族,甚至連帶着古渭寨合在一起被世人稱作青渭。其所據有的鹽井,據說每天能給青唐部帶來八匹馬的利潤。這可是個驚人的數字。
北宋馬貴,一匹最普通的駑馬也要十貫往上,而戰馬都是三十貫起頭,往百貫上跑。即便以價格最廉的駑馬計算,八匹馬就是一百貫,而一年便能淨入三萬五千餘貫!
王厚當日提起青唐鹽井,曾經嘆着氣,若這三萬五千貫年入歸屬古渭寨,不用下面的臣子提,官家自己都會要求古渭建軍。
“青唐部不是沒有歸順嗎?他們怎麼也來了?難道俞龍珂打算向朝廷要個官做?”韓岡有些想不通。他這些日子,也多方蒐集蕃部的資料,雖不如王厚的見多識廣,但還是知道青唐部的族酋究竟是何人。
青唐部並未歸順大宋,沒有接受朝廷官職,更沒有獻土。按照大宋對蕃人的分類,他們屬於生戶,而投效了大宋的納芝臨佔部則是熟戶。一個生蕃部落跑來拜年,是慣例?還是特例?
“能關起門來稱大王,俞龍珂當然不會願意成爲大宋臣子。但這不代表青唐部不願與朝廷交好。平日結個善緣,也省得日後麻煩,許多蕃部也都是這麼做的。何況青唐部除了鹽和馬,也不產其他東西,都要靠着來古渭的商隊……”
“青唐部不是號稱帳下超過十二萬口?”王舜臣一貫地把蕃人當賊看,從來都是往壞裏想他們,“俞龍珂那鳥貨說不定想做個李元昊,前面磕着頭,背後捅刀子,囫圇個兒的佔了古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