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韓岡祖籍京東,自他祖父那一輩才因故遷來關西,聽到竇舜卿爲老家剿滅賊寇的事蹟,倒有幾分親切感。但如今的海盜,其實就跟前日死在韓岡手上的過山風差不多,一夥也就十幾人、幾十人的樣子。若是剿滅海盜都能算是戰功,那他韓岡手上的戰績,便已經不比竇副總管在京東差了。
竇舜卿是承繼父蔭而得官,其父好像升到了橫班,是朝中總計不超過三十人的高層將領之一。而竇舜卿本人,甚至比他父親還要官運亨通,竟是以殿前都虞侯、邕州觀察使的身份,來領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一職!
駐紮在開封府界的十萬京營禁軍,分屬兩司三衙統領。兩司是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而侍衛親軍司又分爲侍衛親軍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司,這兩司與殿前司便合稱三衙。其中殿前都虞侯便是殿前司排名第三的統兵官,僅次於殿前都指、副都指揮使,統領着京城內外拱衛天子的班直侍衛,以及捧日、天武等上位禁軍。
不過放到竇舜卿這裏,殿前都虞侯就不是實領的差遣,而是與向寶“帶御器械”的加銜一樣,是一個榮譽性的頭銜。比起天子身邊的宿衛,殿前司統兵官當然要遠遠高出一大截。向寶能讓前任副總管形同虛設,但在竇舜卿面前卻根本抬不起頭來。
在關西,名位能與竇舜卿相抗衡的武臣,也就只有宣徽南院使、靜難軍節度留後、判延州兼鄜延經略使——郭逵一人。
而觀察使一職,同樣是武臣中屈指可數的官位,世稱爲貴官,僅次於節度使和節度留後,排在武臣等級的第三級,其下是防禦使,團練使和刺史。
通常這等貴官,不僅是給武將,更多是封給宗室或是外戚,偶爾也有文臣得以加銜。濮王的第十三子趙曙,也就是英宗皇帝,被仁宗過繼來爲皇子前,便是個團練使,人稱十三團練,比竇舜卿的觀察使還低兩級。
以竇舜卿如今的官位品級,已經達到在國史中留下一份傳記的資格。一般來說,官階升到竇舜卿、郭逵這般地步,名位便已做到了頂,天下武臣中也不過三五人的地步。就該喝着熱茶,曬着太陽,等待致仕了。
前任的那位讓人印象模糊的秦鳳兵馬副總管,已算得上老邁無用,而竇舜卿的年紀比他還大上一點。郭逵是在陝西、河北都留下累累功勳的宿將,所以當開拓橫山的戰略需要一個穩妥的後方時,他便被趙頊欽點去鎮守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