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流內銓的衙門,就位於宮城內,這是因爲流內銓本就是中書門下的下屬機構,自然不能離着政事堂太遠。自從日前過來遞過家狀後,韓岡天天來流內銓報道,熟門熟路。從右掖門查驗了身份後進入宮城。正面的文德門過去,就是每月舉行朔望大朝會的文德殿。而韓岡要去的地方,則是要再往西,處於大宋的政治軍事中樞——別稱政事堂的中書門下和樞密院的合稱也正巧就是中樞。
流內銓衙門前有涼亭一座,號爲闕亭,但這個闕不是宮闕,而是官闕。亭子也並不讓人歇腳,是爲張榜所用。就在亭中,並排着掛了一圈水牌,有十幾塊之多。上面貼滿了近日在流內銓登記過、尚未注人的官闕單子,以示公正之意。
這等自撇清的做法,究其因,還是因爲如今官場上是僧多粥少,主管低品武臣的三班院中總有三五百個閒官,而統管選人的流內銓之下,同樣有着三五百人。天下官闕不過一萬多,而文武官員加起來超過兩萬。一個好官闕,總是引來多少閒官爭搶。有多少人自入官以來,一直沒能等到個好差遣,更是心中不耐。
可韓岡完全不需要等,從張守約、王韶,到天子趙頊和王安石。都爲他的差遣盡了自己的一份心力,即便參加銓選,也只是照規矩要走個過場——這是昨日,接待他的一位小吏所言,還說是因爲主考的劉令丞不便在考前見面,所以讓他轉告。不過韓岡一向謹慎,並沒有因爲一句陌生人的話而放鬆心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他一貫的行事準則。昨日他便特意從程顥和張戩那裏問了不少消息,也清楚了銓選的大致內容。
武官姑且不論,文官銓選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選人改官,從地方幕職改爲京官。另一種是新進選人注官,是新進官員進入官場的考試。
如果是選人改官,照例要判案四道。成績合格者,方能改爲京官。這是爲了測試被考者的政務處理能力。因爲由選人轉爲京官後,便可以出任知縣、通判甚至知軍知州這樣的親民官。親民官集行政、民政、司法甚至軍事於一體,是國家政權的支柱,必須要檢驗一下他們署理公事之纔是否能勝任這一關係重大的職務。
相對而言,初出官選人的銓選難度就低了很多,如果是有出身,如進士科或是制舉,就沒有銓選,直接授職。剩下需要參加銓選的,大部分都是蔭補官。集中在這個檔次的蔭補官,雖然他們的官品不高,但身後都有着一個或幾個高品的父兄親族,爲難他們,等於是找不自在,所以考試的難度很低。
韓岡從程顥和張戩打聽來的消息就這麼多,但具體的考試科目他們卻沒提,只說讓他按照參加明經科考試來複習就行了——韓岡不通詩賦,這一事幾天來已經被他們看透了。
在守在流內銓門房中的一衆閒官們又羨又妒的眼光中,韓岡被一名小吏領進了衙門。不過他沒有被帶進主廳,而轉了幾轉,到了一間偏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