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韶!竇舜卿!”他拍案怒吼。
在羣臣面前趙頊要保持着天子的風儀,一直在強忍着怒意。一直等到快到傍晚,商議朝政的外臣盡數退去,繁瑣的政務全數處理完畢,趙頊纔不用再剋制自己——從這一點看來,趙頊算是很盡職的皇帝。
兩份截然不同的奏章擺在面前,趙頊不知道哪一份是真是假,但他很清楚,兩個人中間必然有一個騙了他。
臣子既然敢說謊,就等於在說他好欺騙。這讓趙頊難以忍受。不論是王韶,還是竇舜卿,他將兩人放到各自的位置上時,都是考慮再考慮,生怕因爲一點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但正事還沒做,兩人便鬥了起來。李師中自身不正,前後奏報天差地別,卻也做不了公正的評判。
從心底裏說,趙頊想相信王韶,但他不能冒險,不敢冒險。一個錯誤的詔令,說不定就會造成一場慘痛得失敗,使得邊地戰局十幾年都補救不過來。
可宰執們的聲音一面倒的支持竇舜卿,又使趙頊感到驚疑。他有理由懷疑樞密使文彥博、呂公弼,以及御史中丞呂公著三人的用心。萬一王韶說得是實話呢?不相信他,可就要失去了一個開疆拓土的機會了。
權衡到最後,趙頊不自覺地又想起王安石。那位稱病請辭的參知政事,在過去,總能給他以指點。劉備和諸葛亮是賢君名臣典範,而趙頊也一直都把王安石當成自己的諸葛丞相。
當初,王安石剛剛入朝,曾與趙頊談起歷朝歷代的天子,王安石問趙頊最慕誰人?趙頊說是唐太宗。王安石則說,唐太宗何足論,當以堯舜爲目標。
雖然王安石現在賭氣回家,稱病不朝。但趙頊的朝堂上,文武百官,濟濟一堂。又哪一個比得上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