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一次被留了飯,張戩和程顥的熱情讓韓岡心中感到很溫暖。今次能通過銓試,也是靠着他們的提點和教導,並沒有因爲韓岡是王韶所薦,而冷漠上半分。
幾天下來,韓岡幾乎像世交子侄輩一般被張、程二人關心着。張戩和程顥甚至把韓岡介紹給自己的家眷——這在古代,是極親近的表現。兩人的兒女都只有十歲上下,但詩書傳家的出色教育,讓幾個小孩子的學問已不比普通鄉儒稍差,禮節上更是過人。
在飯桌上,張戩和程顥不再提及有關一頃四十七畝的話題,說過了便說過了,答應了也答應了,糾結於此事不是他們的性格,而是轉到了韓岡今次銓試的考題,以及劉易、程禹這兩名在考試過程中使壞的令丞身上。
聽了韓岡對今次考題的複述,張戩和程顥同時皺起眉頭。“這題不算難吧?”張戩奇怪地問道。
“若真的要與玉昆爲難,不會出這麼簡單的題目。”程顥也跟張戩一個想法。
“可學生聽陳判銓話中之意,卻是在暗指劉、程兩位令丞的確是盤算着與學生爲難。”韓岡不認爲自己會看錯聽錯,這是他的優勢所在。
張戩又回想了一下韓岡方纔說的題目,又與程顥對視了一眼,一齊搖頭道:“太簡單。”
韓岡也覺得納悶,可他轉而一想,面前兩人皆是飽學之士,程顥更是有着宗師水平,對於經義考題的難度把握不住也不奇怪,這跟正常的初中數學題讓數學系的博士生來評價難度是一個道理。不過這麼想來,韓岡突然發覺自己的經義水準好像也變得不錯的樣子,自己不是也沒發覺被人刁難了嗎?還以爲劉易、程禹故意把題目往簡單裏出。
張戩和程顥還在討論着,也不知怎麼的,他們從銓試的考試難度太低的這個問題上,開始懷疑起明經科的考題難度來。不過張戩是進士出身,程顥也是進士出身,縱然他們的經學水平遠高於詩賦,但他們考得還是進士科,對明經科的考題並不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