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安石相問,章惇先開口:“三司條例司是衆矢之的,在參政稱病的這些天裏,陳暘叔【陳昇之】多次上奏要廢去三司條例司。同時還反對設立中書條例司,但言兩司無故事、無先例,以撤去爲宜。”
曾布一聲冷笑:“若不是當初陳暘叔一力支持參政和新法,又怎會讓他先登上相位。想不到他當了宰相,反過身來就變了一張臉。”
章惇也笑了一下,笑容中夾着諷刺:“得魚而忘荃。陳相公可謂是荃相。”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荃就是竹籠,用竹籠捕魚,捕到魚後卻忘了竹籠的功勞。章惇引用出自《莊子》的這句話,就是在諷刺陳昇之過河拆橋,王安石聽得也是一笑,心道,這章子厚還是口舌不饒人。
“三司條例司是衆矢之的,日後也免不了受到最多的攻擊。青苗貸和農田利害條約皆是與農有關,可不可以將兩事歸入司農寺?”呂惠卿提議道,又笑着加了一句,“陳暘叔總不能說把司農寺也撤去吧?”
“……吉甫這個建議很好。”王安石考慮了一下,便點頭讚許,“六部九寺如今都是空有名頭,卻無實職。所有的事務,全都給中書門下管了。但只要名頭在,重新運作起來也沒人能說二話。就這麼辦……”王安石突然笑了笑,“只要我還在這個位子上!”
變法派的四名核心人物就這麼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討論着,王安石閉門不出,耽誤下來的政事實在不少。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燈油已經添過了兩次。
王安石繼續問着章惇關於三司條例司的事情,曾布則是專心致志地湊過去聽着。呂惠卿比章惇還要了解三司條例司,也沒心思聽他說。坐了許久,他也累了,直了下腰,鬆鬆已經僵硬的腰骨,不經意間,卻見到王安石家的一個老家人在書房外探頭探腦。
呂惠卿看着暗歎,王安石御下太寬,哪有這麼不懂規矩的。回頭看看聽得聚精會神地王安石,呂惠卿招招手,把王家的老家人喚過來輕聲問道:“有什麼事?”
老僕知道呂惠卿在王安石心中的地位,也不瞞他,回道:“相公找的韓官人來了,三郎正在偏廳陪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