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番話說得投機,韓岡被王安石留下喫飯,呂惠卿、曾布和章惇也照慣例留了下來,加上王旁,總共六人。
王安石向以清廉著稱,參知政事家的飯菜也沒有什麼特別,甚至不比張家、程家好到哪裏。不過韓岡還是見識到了傳說中王安石喫飯時的心不在焉,他的確只盯着面前的一盤菜在喫。而且王安石不拘小節,有些菜從筷子上落下,掉在衣服上,他也是拈起來就放進嘴裏,在座的幾人都見怪不怪,倒是韓岡喫驚不小。
一頓飯喫完,韓岡又重新坐到了王安石的書房外廳中。廳內已經點起了七八支蠟燭,大概是御賜之物,每一支蠟燭都有兒臂粗細,燃起來後,空氣中還帶着淡淡的香氣。
比起飯前,廳中現在多了一個王旁,暫時不是說正事,王安石也不介意讓自己的兒子一起過來聊聊天。說起來他的這位二兒子性格上有些陰沉,王安石還是希望王旁能多參加一些士人間的聚會,增長閱歷,結交朋友的同時也可以改改性子。
坐下來,閒聊了幾句。王安石問着:“王子純的確有眼光,運氣也不錯,能在伏羌城遇到玉昆。只是王子純他信來的不少,說得卻不清不楚,不知是玉昆爲何會攤上衙前役?又是爲何會被人陷害?”
“……說起來也不算什麼,”聽見王安石問起自己的經歷,早有準備的韓岡便沉聲說着,“韓岡的經歷,天下千百州縣,每天都會發生。能如在下這樣遇上貴人的卻沒幾人……”
在王安石書房的外廳中,韓岡將自己從病癒後的遭遇和經歷,一樁樁、一件件地娓娓道來。沒有什麼遺漏,但也無須誇張,平鋪直敘的詞句,已足以讓在座諸人歎爲觀止。
其實,韓岡的這幾個月來的遭遇,已經完全可以算是一個傳奇。是個極精彩的故事,又是擺在眼前的事實。除了王旁,四名聽衆都是見多識廣,但生長在和平安寧的皇宋腹地的士子們,即便是王安石、呂惠卿這樣少年時便走遍四方尋師訪友的讀書人,也絕沒有這般波瀾起伏、危機處處,卻又每每絕處逢生的人生經歷。
王安石也不免爲之驚歎。韓岡他被陷害,他被壓迫,他被謀算,但最後,卻是他站在數千人的屍體上放聲大笑。如果只看韓岡背後的三份薦書,以及王韶所寫的幾封私信,任誰也不會知道他這一路走來有多少艱難險阻,又是怎樣被他一步步地跨越過去!
難怪能得王韶如此看重!也難怪他能一下得到三份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