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韓岡也清楚,王安石、呂惠卿他們不來,恐怕也是有一個部分的原因不太喜歡自己進呈的策略太過尖銳,過於誅心。雖然這些策略他們日後免不了要用,但心裏總是有些彆扭,所以纔有了些疏離。但這正好應了韓岡的希望。
王安石身邊缺乏人才和助力,這點事不用說的,要不然他只能選一些正八品、從七品的官員做助手。已經身居高位的官員,沒有幾個願意跟從王安石一條路走到底,就如如今的宰相陳昇之,他當初可是變法初興時的主要推手,主管三司置制條例司,但等他登上相位之後,便華麗轉身,一轉變得反對起新法來。
人才的匱乏,讓王安石有了改革科舉的心思,也讓他不會放過一個可用之才。韓岡知道自己的表現太好了,如果沒有他後來的那番建議,憑着他在那天的會談中前半段的言辭,恐怕在秦州待個兩三年,就會王安石找藉口調入中樞去。這與韓岡最初與變法派劃清界限的計劃不符。雖然他如今已經決定加入變法派,也想幫王安石安安穩穩地實現變法,但他覺得還是做個外圍成員比較安全。
在韓岡看來,新舊黨爭的結局短期內必然以王安石勝利而告終,但並不代表他們能一直勝利下去。商鞅也是得意了二十年,最後卻被車裂。既然如此,就不能與變法派走得太近,至少不能成爲新黨的核心成員,所以他纔會一咬牙,在王安石他們心中留下心機深沉這個印象的原因。
在韓岡想來,既然王安石此前一直維護着朝局不向黨爭方向滑落,那他對行事毫無顧忌的人物,就不會什麼有好感。韓岡就是通過蒐集來的情報,瞭解到這一點,纔會這麼去做。而效果也出乎他意料得好,甚至讓韓岡預備的許多後續手段都失去了表現的機會。
不用再等人,韓岡領頭在城南驛的驛丞那裏交接登記過後,一行人便上馬啓程往城西去了。
韓岡離京的這一天,就在今科禮部試的前一天。不知爲何,參加科舉的雖然僅僅是幾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子,但京中街巷上的氣氛卻莫名其妙地緊繃着。
韓岡高坐在馬上,望着喧鬧聲比平日減低不少的集市,心中暗道,“當真是跟高考一樣嗎?”
韓岡還記得千年後的高考,那三天,每一個城市都是一樣緊張,凡事考生優先,如果有哪個司機不開眼,在考場門口按下喇叭,他的車子都很有可能被憤怒的考生父母給掀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