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黑夜中行軍,是一件很冒風險的行動。不過苗授並不怕夜襲,老於兵事的他,早在三天前就陸續派出了足夠多的哨探,去檢查沿途每一處可能藏兵的地點,並驅趕來刺探的蕃人。現在這些哨探,有一部分帶着消息回來了,還有一部分則聽着他的命令,在各處要點守候着。
最關鍵的,王舜臣和苗履已經領着一個都的騎兵,在通往星羅結部的要道處守了四天的時間。他們並沒有掩飾行蹤,更沒有躲藏,幾天下來與星羅結部的蕃騎幾次對峙。苗授這是用最強硬的態度在賭別羌星羅結不敢破釜沉舟——只是找藉口。
而王舜臣和苗履的手下只有一個都的數目,也讓別羌星羅結不會太過緊張。當看到王舜臣所部連續幾天都沒有動靜的情況下,即便別羌再狡猾,也只會誤會這只是用來防止星羅結部偷襲渭源的措施而已,一開始的緊張便會鬆弛下來。
誰能想到這是,這是爲了渭源出兵的掩飾?放棄築堡而突襲蕃部,這完全不符合宋軍過往的慣例。突如其來的奇兵,這是苗授自信能成功的底氣。多管齊下,以有心算無心,苗授對自己今次的作戰有着百分之百的把握。
一名哨探急匆匆地自前方趕來。他從苗授身邊高高舉起的大纛留在夜色中的剪影,以及苗授的親衛所騎乘的、比尋常騎兵戰馬都高出兩寸三寸的河西良駒身上,辨認出了苗授所在。他在外圍通報過姓名,被親衛領到苗授身前,“都巡,前面就是大來谷。”
終於到了!
苗授鬆了口氣下來,他於四更天不到,便自特意設在渭源西側三里的營地領軍出發,走了一個多時辰後,終於抵達了十里外的第一站。
大來谷是溝通渭源和狄道之間的要道。從渭源堡到狄道,要翻過鳥鼠山這座分水嶺——東面是渭水,西面則是洮水——而鳥鼠山中,有一條谷地直通東西,這就是大來谷。
儘管大來谷的南面,還有一條名爲南谷的谷地,也能溝通渭源和狄道。而在鳥鼠山中,還有好幾條可供行走的山道。但從地勢上,以及路程上,還是以大來谷更爲優勝。大來谷作爲洮州的東側門戶,一向是兵家必爭之地。唐時開元年間,唐軍曾在大來谷一戰擊敗屯兵在谷中的十萬吐蕃大軍,逼得來犯的吐蕃軍逃回洮水。
而今次的任務,並不是要穿過大來谷——這條谷地不是那麼容易就能通行,在對面的谷口,有吐蕃人的一處軍寨。小股人馬會被堵住,若是有大軍穿谷而過,則必然會引得木徵警覺起來——苗授的目標是星羅結部的聚居地,位於大來谷之北,白石山下。如果急行軍的話,最多再有一個半時辰,就能抵達星羅結部主帳所在的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