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初渭源之戰時,從古渭到渭源,長達一百多里的糧秣軍資的轉運,就已經耗盡了秦州泰半民力。而且那只是要維持連民夫加士兵,總計五千人的一個月的需用。而在綏德、羅兀能做到部分自給自足前,至少要兩到三年的時間,鄜延路都要徵發民夫,去運送糧秣。
如此一來,對鄜延百姓來說,是個災難,而對當地的官員來說,同樣是個災難。
地方的官員是什麼樣的德性,韓岡再清楚不過。事情不做,便宜盡佔,除了一些有望上進的,其他大多數的官員就是一副混喫等死的模樣。一旦要組織民夫轉運糧秣,或是乾脆把民夫趕上前線去築城,少不得就要勞動他們的大駕,想讓他們不抱怨是不可能的。
再說了,還有個司馬光在長安守着,幾乎使用放大鏡在盯着陝西的各個角落。只要地方上有一點風吹草動,他肯定要第一個跳出來說話。
人都是這樣,總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司馬光是這樣,韓岡、韓絳他們的也一樣——出兵羅兀,韓岡看到危機,韓絳、種諤則看到勝利——如果有什麼與他們的期待相反,就會想辦法將之抹去。不過區別在於,蠢貨是在自己的思考中抹去,聰明的人則是在言辭中抹去。
司馬光、韓絳他們究竟是聰明還是蠢貨,韓岡不知道,但他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實際上他的觀點不會太過偏駁。所以他的批評,並不是放在戰鬥的勝負上,而是主要專注於糧秣轉運的問題上。不管在何時何地打仗,只要不能像蕃人那樣因糧於敵,後勤運輸總是問題最多、事情最難的一個環節。批評後勤問題,那是一批一個準,絕不會說錯。
“兵無糧不行,在出兵之前,還是要先看一下究竟能不能把足夠的糧秣運送到羅兀,而且是要在不引起鄜延民亂的前提上!”韓岡語氣堅定地總結着,每一句話背後,都是寫滿了自信兩個字。
說話要讓人信任,首先要表現出自信來。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何談讓人信任。
韓岡自陝西來,又是參與執掌軍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天然地就對陝西地理兵事瞭若指掌。而韓岡與王安石一問一答間,表現出來的自信,完全印證了他作爲一個專家的形象——通常的情況下,說話的語氣、語調,也就是技巧方面的有效表現,比起正確真實的內容,對於博得他人信任來,反而更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