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仁德愛民的角度來看,官軍的做法當然沒有問題,而且值得褒獎。但從軍事上看,卻沒有比着更蠢的做法了。咸陽緊靠長安,富庶無比,居住在城外的百姓有近萬家。屋舍鱗次櫛比,絲毫不遜於城中。如此密集的屋舍使得除了長梯以外的任何攻城器具抵達城下,這樣如何能發揮城外官軍人數上的優勢?而且住在城下宅院中的百姓早跑光了,攻城的士兵在這些空屋中舉着雲梯來攻城,這不是引誘他吳逵放火嗎?
吳逵當真放了火,在春雨貴如油的地區,又是春風正好的時間,一場火下來,攻到城下的官軍不知死了多少。吳逵只知道那股子皮肉燒焦的惡臭味,在咸陽城裏飄了三天才逐漸消失。
一場大火下來,圍城的幾路大軍損失極重,包圍圈也變得像一戳即破的紙頁一樣脆弱。在這個時候,正是突圍的好時機,但城中的叛軍沒有行動。
在邠州城外,因爲官軍的伏擊而失去了得力親信解吉的情況下,吳逵對叛軍的控制降了一個臺階。一把火而輕而易舉得來的勝利,使得下面的將校對城外的官軍失去了畏懼。反而有空坐下來爭吵,對接下來的逃亡方向也發生了分歧。只是這一番的爭執,便讓叛軍失去了逃離咸陽的最後的機會。
才過了一天,秦鳳軍重新包圍了上來,涇原軍也包圍了上來,名帥郭逵的將旗隨着來自長安的永興軍路的兩萬大軍抵達了。他們再次堵上了咸陽城外的城門。而剛剛被徵發起來的民夫,則開始挖坑,拼命的挖坑,圍着咸陽城牆,挖了一圈坑。所取出的土,也變成了一道一丈高的圍牆,圍着咸陽城繞了一圈。
此時的吳逵已然明瞭,他只有在等死和自盡之間選擇道路。
不過再沒看到仇人授首的情況下,他是怎麼也不會甘心就死!
……
郭逵回長安了,不忘順便帶走他的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