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着環繞着咸陽城的圍牆和壕溝大體建成,圍城的官軍在城外終於有了動作。
吳逵對此早有準備,聽到城外傳來的鼓聲,也只是下令一隊騎兵做好出城的準備,然後默然地提起鐵槍,走上城頭。
但出乎於吳逵的意料,官軍並不是來全力攻城,僅僅是在東門和南門外排下軍陣。而在城池的東南角,離城牆不過五十步的地方,八具行炮車一字排開。
很明顯,堵東門和南門外的官軍,是爲了防止叛軍騎兵出城摧毀這八具行炮車,才列陣以待。
炮車的威力,吳逵曾經親眼見識過。當幾十斤中的石彈、泥彈從天而降,就沒有命中,其呼嘯而來的聲勢都能把敵軍給嚇跨。如果有幾十架炮車同時集中於城牆一點,很容易就能在城頭上清理出一片空地來。
可是,排在他眼前的炮車的數量,未免太少了一點。
吳逵看得出來,官軍擺出的架勢並不是要攻城,但排出這幾具炮車又要做些什麼?
圍着八具炮車忙碌的士卒,總計才百多人的樣子,平均到一架炮車上,不過聊聊十幾人。
而據吳逵所知,就算是小型的三稍炮,也要二十多人來拉索,而如城外這八具炮車的大小,定然是七稍炮無疑。沒有三五十人一齊用力,炮彈怎麼拋出去?
而且行炮車最大的問題是準頭不行。幾十人拉縴一般的扯着稍杆,前一次的出力和後一次的出力,幾乎沒有保持原樣的情況。上一次命中目標,但下一次就能偏到三五十步外去。同時爲了使炮手拉索時的行動如一,還要對他們加以訓練,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行炮車在戰場的使用上,完全比不上以八牛弩爲首的牀弩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