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爲元老重臣,文彥博的確有普通臣僚比不上的威望,就如河口處鎮河的鐵柱,在一些突發事件上,能鎮壓得住人心。可現在,王安石已經能夠取代元老重臣在朝局動盪時安定人心的能力。
今年年初,契丹人送信來摻和橫山那邊的戰局。當時趙頊慌亂不已,是王安石給他喫了定心丸。而文彥博雖然對契丹人的要挾不屑一顧,但還趁機讓趙頊從橫山撤軍。
兩相對比,趙頊對文彥博的作用也就看淡了,只是依例他還要出言挽留,“文卿是三朝宰執,朕之左右,少不了卿家的輔弼。卿家的請辭,朕是不會答允的!”
文彥博一番鬧騰,崇政殿議事也議不下去了,向趙頊叩拜之後,一干重臣都回各自的衙門,而文彥博則是徑自出宮,回家寫他的請郡奏章去了。
結束了議事,趙頊今天卻沒有留下王安石,只把參知政事的王珪留了下來。
偌大的崇政殿中,除了幾十個如壁畫一般的衛士、內侍,就只剩君臣二人相對。
趙頊一直沉着臉,沒說話。王珪也不敢先開口,惶惶不安地垂頭等着天子發話。
過了不是多久,趙頊打破了沉默,“王珪,你覺得朕不該提拔韓岡嗎?”
“誠如陛下先前所言,韓岡有功社稷,不能不賞。不過他年紀尚幼,任官太短。進用太速,恐有後事難終之憂。”王珪一邊說着,一邊看着趙頊的臉色。見着趙頊的表情突的冷了下來,他心頭一緊,立刻把方向調轉:“讓韓岡處於風尖浪口之上,並非優待功臣之道。以臣愚見,不如依功封賞,以示朝廷之公。而韓岡入京面聖的事,暫且擱置一陣,也防着木秀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