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韓岡的決斷,王中正倒是有些信心。點着頭,“那在下就等臨洮堡的捷報了。”王中正說着坐下,沉默了片刻,便唉聲嘆氣起來,“要是王經略那裏早點有好消息傳來,那就更好了。”
不像王中正被憂慮所困擾,韓岡的想法是一回事,但他說出話卻十分的樂觀:“沒有消息並不一定是壞事。好消息沒有,但壞消息其實也沒有啊!”
王韶至今渺無音訊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如果他敗了,應該會有敗兵返回。如果更進一步,是全軍覆沒,那回來的就該是木徵。但到現在,都是什麼都。韓岡只能猜測是木徵和王韶兩邊都陷在了露骨山中,或者是突然之間,露骨山路變得不好走了,讓軍情一時無法傳回。
不論是何種情況,前面韓岡都已經移文河州,請苗授再加強露骨山口的防衛。至於姚兕、姚麟兩兄弟,據苗授所言,是以結河川堡的安危,作爲撤軍與否的關鍵。只要今次詔書中的真實內容不傳到他們的耳中,想必他們兩人也不願放棄已經落到手中的功勞。
做好了應對的準備,“現在就等第二道信使來了。”韓岡想着,不來最好,來了他也能設法讓自己脫罪。
而到了五天後,王厚連夜送抵狄道的密信終於又立功了。宣詔的使臣的確有來了一波,從離開東京城的時間上看,他們其實就追在李憲之後,只差了一天而已。不過不像李憲一路加急而行,彷彿是急腳遞一般。今次宣詔的使臣就稍稍慢了一點,照着比正常略快的行進速度前進,還在渭源堡歇息了一夜。同時是早早地就派了人來,讓韓岡出城迎接。
從王厚的信中,宣詔使臣的人選明確了——呂大防,曾經的韓絳帳下的宣撫判官,橫山攻略中,與韓岡同在韓絳的幕府之中。這是個正人君子,他的三個兄弟還是韓岡的師兄。本人熟悉兵事,而且更是文官,地位猶在韓岡之上。
宣詔使臣的人選是有特定含義。李憲是中使,奪文官之權是件犯忌的事,天子不會在詔書中讓李憲來頂替韓岡的職位,最多也只會給他一個體量軍事的權力。而選了曾經在宣撫司中擔任判官的呂大防來宣詔,情況就不一樣了。他有絕對的資歷和能力,來取代韓岡,更不會惹起文臣們的反彈。
不過王厚卻又在信中說明,呂大防的任務並不是奪權。詔書的內容王厚已經提前得到了——在詔書中,熙河路的指揮權將轉交給蔡延慶,而蔡延慶眼下正因爲德順軍的戰事而焦頭爛額,所以不知怎麼回事,卻是變成了由秦鳳路轉運判官蔡曚來接收韓岡的職權——王厚能得知詔書內容,也全是靠了蔡曚在隴西城的一番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