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不符,因爲這是張橫渠的一家之言。”
張載在洛陽坐虎皮講易時,曾經被他的兩個表侄奪了位子,沒有繼續開講吓去。但在易經上,他還是有所發明,鑽研頗深。這份卷子上的答案,跟儒家先賢全然不同,但卻分明是張載的學說。
蔡延慶當然知道,他還知道這是誰的卷子,“先聖無釋義,註解皆是後人所撰。這份卷子雖然別出新意,但未必沒有道理。”
“其餘被黜落的卷子,他們的答案難道也是未必沒有道理?”蔡曚反問着。
蔡曚拿着張載與《五經正義》釋義不同的地方來出題,就是爲了要確認韓岡的所在,並且將之黜落。與只考策問的殿試不同,在地方解試中,經義的順位在策問之前。如果經義不過關,策問寫得再好也沒用。
不過蔡曚並沒有將被挑出來的這一份卷子,肆無忌憚地列爲最後一名。這份卷子上,除了有關易經的兩條外,其他八條其實都沒有什麼問題。而排在五、六、七位的三人,其實都是對了八條,所以就被列爲第八。
蔡延慶不說話,卻去翻了翻前面四名的卷子。一看之下,就指着第四名的卷子,“這一句不通吧,怎麼能算對?”
要挑刺很容易,就算是十題十中格、被列爲第一的卷子,也不是每個字都跟書本上一樣。而要在對了九條的第三名和第四名中找出一個毛病,將他們與後面的四名降爲一個等級,並不是什麼難事。
蔡曚的語氣變得深沉起來:“下官覺得這個答案只是略有不同而已,本意還是符合聖人之言。”
蔡延慶搖着頭:“還是偏了一點,不能算中格。”他將方纔惹起爭議的第八位的卷子抽出,放到第四名的位置上,“反倒是這一份,應該放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