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韶、高遵裕南下追擊木徵,是韓岡一人撐起了熙河大局。而且他年紀輕輕,用兵卻穩當得很。熙州、河州,幾次大戰,王韶都是留了他來鎮守後路,自己領兵在前衝殺。韓岡從來沒有過一點疏忽,功勞立得比誰都多。臨洮堡一戰,他率援軍而至,不入城而在城外結寨,這一手,正是沒能攻下臨洮堡的原因。”仁多零丁不論是從自家的侄兒那裏,還是通過別的途徑收聽到的情報,都能確定韓岡的危險性,“他若是再有幾年歷練,國中想找出一個能壓着他的,可就難了……”
“那就殺了他!趁他人還在陝西,找幾個心細膽大的細作去刺殺他好了。”
“有用嗎?……成功與否且不論,宋人那裏豈止一個韓岡?!”
仁多零丁幾乎要爲梁乙逋的糊塗大罵出口,“王舜臣這個名字有沒有聽說?箭術堪比劉昌祚,領軍時更是勇猛無匹,是王韶帳下第一得用的陷陣猛將。種樸這個名字有沒有聽說?在羅兀城設伏殺了嵬名濟的便是。李信有沒有聽說過?籠竿城下,他七支飛矛連殺七個鐵鷂子的正副指揮使,直衝進籠竿城,我都沒能攔住他!這些宋將,可都不到三十歲啊!”
而且王韶才四十出頭,乃是正當年的歲數。同樣四十上下的出色將領,在東朝的關西軍中,一抓一把。
一想及此事,仁多零丁就如赤身臥在冰雪中,寒氣直逼骨髓。他在紫宸殿上搖着頭,怒聲說着:“這不是刺殺一兩人,就能扭轉過來的局勢!大勢已變,不再是二十年前的局面。再不設法扭轉,那就是大白高國的滅頂之災!”
東朝年輕一輩英才頻出,無論文官武將,都不是幾十年前東朝仁宗時,滿朝文武、無一堪用時的慘狀可比。韓岡、王舜臣、種樸、李信。
而當仁多零丁反觀大夏,卻沒有幾個趁得上手。
自家的侄子就算了,沒能攻下臨洮堡不怪他,可不在已經確認無法擊破宋人援軍的情況下抽身撤退,那就是他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