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能是今年的最後一次講習,今天橫渠書院中的氣氛就有些不同於往日,連聚在正堂大廳中的學生也比平常多出了不少。
過了今日,書院中的大部分學生各自都要回鄉,只有少部分缺乏回家路費的纔會留下來。而張載最出色的幾個弟子,藍田三呂中的在外任官的呂大忠和呂大鈞也恰好在這個時候來拜訪橫渠書院,呂氏三兄弟同聚一堂,這樣的情形已經很少見了。想來今日的宣講,將會是一個大課題。
李復很期待他的老師今天會講些什麼,身邊站着算是父執輩的範育,並不敢亂動彈。不過同在橫渠門下,當聆聽講學時,李復便是跟範育平起平坐的,並不用執晚輩之禮。
範育是邠州三水人【今旬邑縣】,本人年紀已經過了三旬,早早就中了進士,也是很早就追隨張載的弟子之一。這兩年他一直在外任官。今年他請了假,回來省親,順便就到了新修起來的書院中來聽講。這半個月,他都在書院之中。在接受張載講學的同時,也一併教授師弟。
範育的父親範祥,在關西名氣很大。陝西如今所用的鈔鹽法,便是由其所創。省運費,得實利,一出一入,陝西因此而多增數十萬貫的鹽稅。同時範祥還是河湟開邊最早的倡議者之一,並在沒有得到朝廷同意的情況下強行修築了古渭寨。今日河湟功成,起點就是古渭,範祥的功勞不可磨滅。他的這份功績在一年前,熙州之戰後,被生前好友向天子提了出來,讓範祥得到了追贈,連帶着範育的幼弟也得了一個贈官。
相對而言,李復的資格就很淺了。皇佑四年出生,此時不過二十出頭。這個年紀在張載的弟子中,只能算是小字輩。不過在他同齡人之中的,可有最近聲名鵲起的韓岡。同爲橫渠弟子,聽說韓岡的累累功勳,李復覺得也算是與有容焉。
“三呂都來了,範世叔也到了。”李復咂了下嘴,心中所想不由得冒出口,“韓玉昆若是能來就好了,真想見見他呢……”
範育一笑,接口道:“前日上京的慕容思文,不是說今次韓玉昆也會去考進士嗎?理應會來。”
“但要是再遲點,小侄可就要先回鄉……”
李復突的話聲一頓,站在前面的呂大臨不知什麼時候回過頭來,瞪着私下裏說小話的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