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學生家也有一對兒女,離鄉剛剛出生的。當初二侍妾有孕時,學生擔心着產難,也是考慮了許久,後來在看到火鉗時忽有所感,都是鉗物而已。正好高公綽所寵難產,便請穩婆主持,試了一下,倒也建功了。”韓岡笑了一笑,“也算是格物之道,推而廣之的運用吧……”
韓岡本以爲程頤會因此事事涉婦人,而心有不喜。豈知程頤對此毫不介意,甚至大加讚賞:“藥石之事雖是小術,但‘仁’在其中。產鉗一物,若能免去天下婦人之產難,善莫大焉。須知學者治學,必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爲仁。玉昆此舉,亦是大仁。”
雖說程頤的性子讓人難以親近,畢竟還是大儒,識見遠過常人,並不受世人偏見影響。何況韓岡雪中立於門前的態度,極讓程頤滿意,前段時間對韓岡的一點看法,早就不知蹤影。
當然,韓岡發明產鉗一事,在已經流傳開來的熙河、秦鳳兩路也沒有被人另眼看待。換做是普通人,自然會有問題。但他怎麼說都是藥王弟子,插手婦產,也沒什麼人會覺得不對,而會說做得很對。
世上許多事,有人能做,有人不能做。要看身份,要看人。若有人抱着“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的想法,名聲盡毀都是輕的。東施效顰,從來都是極具現實性的道理。
看着侃侃而談的韓岡,程珦難掩眼中的欣賞。身份才學名望品行皆是難得,而且還跟自家關係匪淺。家世淺薄的這一條,在程珦看來去,卻是韓岡的一條優點。
程珦向來識人。當年程珦請濂溪先生周敦頤做兩個兒子老師的時候,周敦頤還是一個監獄中的小官。但就是這個到了熙寧年間依然不算知名的獄官,將二程引上了追求天人至道的道路上。
第一眼見到韓岡,穩重有禮的舉止,就讓程珦有了三分喜歡。再與其交談了一陣,對他更是看重起來,前途的確是不可限量。想想自家的孫女兒,也曾在膝前念着“玉昆哥哥”的好,這讓程珦動了點招孫女婿的心思。
教書育人的確能聲名廣佈,可就算名氣再大,在這個世道上也很難攀上一門好親。泰山先生孫福,家世清貧,窮到四十歲纔有弟子將自家妹妹嫁給他。同在洛陽城中的邵雍,也是窮了半輩子,到了四十歲後纔有了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