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爲這個傳言,西府中的三個正副樞使,從兩天前開始,就一起不赴院中值守,並把大印送到了中書去。
不是要事權嗎?那就交給你好了。
樞府大印,政事堂當然不敢接受。
王安石被將了一軍,說實話,他這也是糊里糊塗地便捱了一刀。樞密院和御史臺的意氣之爭,莫名其妙就變成了東西二府權柄誰屬的交鋒。爲了在天子面前自證清白,無意總攬大權,王安石不得不拋棄了張商英這個剛剛由章惇舉薦上來的御史。
經此一事,王韶和王安石的關係雖不能說是破裂:王韶昨天還連夜還寫了信,今天一大早就遣長子送去了相府,向王安石道歉,並述說自己的苦衷。但實質上,王韶和王安石之間已經有了疏遠的跡象——其實就算沒有此事,王韶和王安石一爲執政,一爲宰相,本來就不便來往得太過密切;加之王韶只求開邊建功,從來都沒有認同新法的想法,分道揚鑣,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
雖說對跟王安石漸漸疏離,早是有着心理準備,可王韶這兩天還是有些不痛快。畢竟今次是被人拿去當了槍使。會跟東府鬧起來,也並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他的心情當然不可能好。
而且今次之事,很明顯這是有人刻意在轉移視線。將政事堂拉下了水,把一開始的刑案歸屬權的爭奪,變成了兩府之間的政治鬥爭。爲了維護樞密院的威權,御史臺也只能喫上一個啞巴虧了。
朝堂上的政局變幻莫測,也讓剛剛側身朝堂的王韶歎爲觀止。一句流言不但讓吳充脫身出來,而且還反手給了政事堂和御史臺一棍子。要是沒有這一檔子事,因爲包庇胥吏任遠的行爲,吳充應該下臺,而他的親信樞密院詳檢官劉奉世也別想有好果子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