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深河前面押錯了寶,現在哪敢再違抗韓岡,不移時,便讓人找了兩個一模一樣的秤砣來。
韓岡沒動手,只是讓人拿出一塊絲巾,將四個角用細繩紮在其中一個秤砣頂部的孔洞上,綁成了降落傘的形狀。
在天子的目光中,韓岡將兩個秤砣同時丟下去。其中一個撲通一聲落水。另一個則是靠綢巾兜着風,慢悠悠地落下去了。
等着天子的視線從降落傘上轉回來,韓岡道:“綁了綢巾的秤砣比起另一個秤砣還要重一點,但就是落得慢。同樣的實驗,千萬人都可以做,就是學士亦可以私下裏做,都能得到同樣的結論:落物的速度與輕重無關,只與阻力大小有關。”
他說話間不忘帶一下楊繪,提醒人們,翰林學士楊元素的賭賬尚沒有還。
“不知此有何用。”楊繪冷然問着,他本來打定主意不開口了,防着繼續丟臉,但韓岡挑釁似的帶上他一句。他卻不能繼續做啞巴了:“就算知道是落物速度與輕重無關,只與阻力多少有關。敢問此一條又有何用?”
在沒有亞里士多德的兩千年權威壓制,這個實驗的意義,當然不如伽利略如同驚雷一般劈開中世紀的迷霧那般振聾發聵。但只要引起天子的興趣,就已經夠了。一旦趙頊對此有了興趣,而要把格物致知的理論塞進經義局的新編教材中,便容易了許多。
——畢竟韓岡還有三棱鏡分光實驗,帕斯卡的木桶實驗,甚至用來表現大氣壓力的虹吸管等一系列實驗沒有出手呢。初中物理上,看似簡單的一系列實驗,卻是多少大智慧者才智的結晶,韓岡若是拿出來,嘴硬如楊繪的會問一句有什麼用,但更多人卻會去思考其中的原理。
不過現在楊繪就在眼前,還是要應付他一下。
韓岡的回答並不是語言,而是動作。似是無奈地搖了搖頭,看楊繪的眼光也是居高臨下,如同大人看着賭氣不肯服輸的小孩子。嘆了一口氣:“既然學士如此說,那也就罷了,權當無此賭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