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去東京,可真夠長的。金娘都會說話了。”
馮從義從懷裏掏出了兩個佛像吊墜。來自於和田的羊脂白玉,被京城的名匠雕鑿得精緻無比。小指指節大小的吊墜,連下面的蓮花座上的蓮瓣都一片片地清晰可辨。
周南生的女兒長得玉雪可愛,眼睛烏溜溜地看着馮從義掏出來的小玉佛像。而素心生的韓家長子卻是老老實實的,不哭不鬧,在一邊睡覺。
等到馮從義跟父母行禮問安之後,韓岡引着表弟到了書房。
坐下來寒暄了兩句,韓岡便直接問道:“設立棉布行會的想法,他們是否都支持?”
販牛的有牛行,販馬的有馬行,賣肉的有肉行,甚至收糞的都有糞行,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會,只要做着生意,都要歸屬於一家行會。每一家行會,基本上都控制着一個州,甚至周圍幾個州的商貿往來,而各行各業中最大的行會,全都是在東京城中。
這些行會不僅僅是掌控着東京街面上的店鋪,許多時候都控制着整條產業鏈。從生產,到運輸,再到銷售,都是融爲一體。比如布行,從蠶繭收購,繅絲、紡織、印染,等各個作坊,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互相之間的關係是盤根錯節。
雖然東京城中把持商業流通的行首們被市易務強力打壓,靠着行政手段奪取了流通渠道的控制權,但行會的勢力依然廣大。來自於隴西的棉布,只能在東京城的布匹鋪中少量銷售,想要擴大銷售範圍,不但難以得到布行行首們的支持,還會因爲佔據舊有的上品綢緞的市場空間,而受到布行的壓制,這一點其實已經得到證實。
東京是天下中心,流行的風潮都從東京向全國擴散。如果不能得到東京的市場,就沒辦法輻射向全國。東京布行靠着這個優勢,要將手插進棉花的種植和紡織上來。這是韓岡所不能答應的。要打破這條產業鏈對布匹市場的控制,只有獨立出來,自成一套體系。
只是馮從義從東京回來,幾番考量之後,有了另一個想法:“其實吉貝布,是黎人對棉布的稱呼,只有來自瓊崖的棉布,才能稱爲吉貝布。以小弟的想法,不如將棉布說成是吐蕃人的特產,設立專營蕃貨的行會,與舊有的布行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