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頊臉色發白,難以置信地問道:“僅有一勝?!”
“若非如此,何來澶淵之盟?”張方平反詰道:“契丹太后、天子、宰相領軍深入宋境,頓兵於澶州城下,其後路又有王超領二十萬兵馬堵截,遂城、梁門皆有良將控扼,爲何以寇準之膽略識見,還不促真宗與之決戰?”
張方平喟然長嘆,語氣沉重地說道:“兵雖衆而力難敵,不足以勝之也。”
趙頊默然不語,細細想來,的確是這個道理。
見着趙頊已經動搖,張方平步步進逼:“故事歷歷在目,和與戰,陛下以爲孰事爲便?”
趙頊難以決斷,他當然願意以和爲貴。可如果真的如了契丹人之願,他這個天子如何還有臉面見人。勉強回道:“用兵雖不便,可委曲求全亦非善策。”
“臣願陛下以太祖爲法。”張方平語氣沉重:“太祖不用兵於遠,如靈夏、河西,皆因酋豪盤踞,遂許之世襲;環州董遵誨、西山郭進、關南李漢超,皆厚加祿賜,且寬其文法。諸將財力即豐,太祖之命便俯首遵循,不復五代故事。其時間諜精審,官吏將士皆用命,故而能以十五萬禁軍,而當百萬之用。及至太宗謀取燕薊之地,又內遷李彝興【李元昊先祖】、馮暉,朝廷便自此而爲邊事所擾。真宗澶淵之戰,與契丹爲盟,至今人不識兵革。三朝之事如此,望陛下鑑之。”
趙頊聽着張方平侃侃而談,並不知道里面給摻了多少私貨,只覺得張方平說得甚爲有理,而且越聽越是有道理。
心中的想法不由自主地在臉上流露了出來,張方平一見,便趁熱打鐵:“如今兩府、邊臣,皆言不惜一戰。其人之言,只爲一己之私,乃欲以天下於一擲。事成而不見利多,不成則詒以後患,陛下切不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