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括一去契丹,沒有三四個月回不來,而河東那邊,還是繼續在談判。
趙頊諮詢元老重臣們的意見,可除了一個支持新法的曾公亮有一說一,說着若是開戰之後,如何抵禦契丹入侵;韓琦、富弼、文彥博、張方平等人無不是將天子的諮詢,當成是攻擊新法的機會。
幾個老狐狸沒有一個明說要棄土,但話裏話外都說着契丹兵強馬壯,以如今河北饑荒未息,“若兵連未解,物力殫屈,即金湯不守”。
而王安石卻還是拼了命的爲趙頊壯着膽子。說“契丹四分五裂之國,豈能大舉以爲我害?”,只是其“方未欲舉動,故且當保和爾。”
韓岡從王雱的來信中,聽說他岳父仍然不肯放棄,則只能搖頭嘆息。
天子對契丹的恐懼已經近乎偏執了,王安石要是能說服他,早就說服了,何須等到今日?而能給天子壯膽的那幾位,卻又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拆臺的本事更大一點。
此事想着心煩,韓岡就只專注於他的工作。
儘管與京城只有一百多里,但韓岡在白馬一年來,進京的次數屈指可數。做知縣時,那是照規矩,州縣官不得妄出所轄之地。可到了做府界提點後,還是沒有時間多入京城。爲了流民安置的任務,他在開封府各縣跑來跑去。二十多個縣,韓岡全都走遍了,多達八成的鄉鎮,他也至少去過一次。一個月最多也就在月底時進京面聖一趟,彙報一下工作。
能將幾十萬流民順利地安置下來,並且不讓他們擾亂地方秩序,決不是坐在衙門裏吩咐一下就能輕鬆解決。也許有人有那個本事,但韓岡的辦法就是多走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