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爲對一樁殺人案的判罰有不同的看法,當年正做着開封府推官的王安石與同僚爭辯起來。而後經過朝堂公論,判了王安石輸。按規矩,王安石應該爲自己的錯失上表請罪。可王安石就硬是不認罪,拗相公的脾氣在那時候就已經嶄露無遺,而最終的結果則是“詔不問”,就這麼算了。
韓岡現在爲了推廣氣學,同樣是梗着脖子不認罪,趙頊也拿他沒辦法。最後同樣是詔不問,順便將監察御史們的彈章一起留中,糊弄過去了。翁婿兩人一個脾氣,鬧得世人都說他們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對於這一場風波,趙頊心頭也是有點不舒服。他都出面打圓場了,可韓岡還是一點面子也不給。
只是處置了韓岡又能怎麼樣?是能讓契丹人不再打造霹靂砲,還是會讓契丹人相信飛船上不了天。既然是挽回不了的局面,強要治罪韓岡,又有什麼意義?不怕讓天下人寒了心,不敢再獻上自己發明的軍器?
所以趙頊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韓岡。
這些事已經算是過去了,韓岡也的確依言辭了功勞,王雱無意再說及此事。韓岡願意爲了推廣氣學而付出這些代價,從王雱的立場上,也不便勸說。
軍器監廠區的空氣中,四出飄散着菸灰,這是焦炭大量使用的結果。王雱來得多了,也不以爲意。看着一片空地上正在堆着磚石土料的工匠,王雱笑道:“這是第三座爐子了,不會再倒吧?”
韓岡無奈地苦笑着:“想來應該不會了。”
鍊鐵爐此時多得很,但韓岡要造的鍊鐵高爐有些貪大求全,最近已經倒了兩座,又成了他的一個罪名。不過現在在建第三座比前兩座足足矮了一半,只比正常的鍊鐵爐大了一圈而已,多半就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