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是在江口的海門鎮設立交州治所,豈不是說,日後朝廷要派官來治理交州,全都要走海路?
“因爲走海路不用擔心路上有阻。就算日後交州之中有人反叛,朝廷通過海路可以直接支援海門。若是當年党項李繼遷【元昊祖父】反,割據銀夏,圍困靈州,朝廷無從援救,只能坐視李繼遷盤踞興靈。如果在升龍府設立治所,日後交人做反,朝廷就還要再勞師遠征,從邕州一路打過來。豈有在海門的方便?”
章惇緊接着韓岡解釋:“舊唐的安南都護府,就是在升龍府,當時就叫做交州城,但之後交人反亂,交州城陷落,而海門鎮一直保持在中國手中,進而成爲交州……啊,應該是叫行交州。”這個行,就是臨時的意思。
“但海上風波險惡,日後都要是坐船上任,未免會有所損傷。”
燕達已經喫夠了水上行軍的苦頭,在江湖上坐船,都差點會要人命,到了望不見陸地的滄海之上,縱使天下聞名的勇將,也是想想就感到不寒而慄。所以他很奇怪,韓岡也是關西出身,怎麼就不見他怕水呢?
“走陸路難道就沒有損傷?從欽州往海門走,貼着海岸走,也就兩三日的水程。何況海上可沒有這麼多的蛇蟲!”
章惇是福建浦城人,他對海路的認識當然遠在燕達之上。章家是望族,有好幾房做着海上貿易,賺的錢也不在少數。
“另外,就是在海門設立治所,開闢港口,甚至設立市舶司,朝廷、蠻部,還有商人都有利可圖。不懼日後朝廷中有人因爲‘徒耗錢糧’,而提議放棄交州。”韓岡微笑着說道。
燕達和李憲聞言都是神色一動,他們當然知道朝野內外有許多人都是反對開疆拓土,認爲邊疆之地得來無用,反而“徒耗錢糧”。
既如關西的一些戰略要地,就是因爲支出多過收取的稅賦,比如當年的綏德城、如今的羅兀城,都有人反對,上書要求朝廷放棄、甚至賜還給西夏——如今盤踞在西京的那些元老們,多有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