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到交州平靖下來,章惇回京去做他的樞密副使,留在廣西的韓岡就有的頭疼了。爲了重開鹽場,他不得不從溪洞諸部手中討回了一部分已經廢掉的鹽丁。
交州七十二部沒人爲韓岡的行爲而抱怨。漢人要喫鹽,夷人同樣也要喫鹽,在鹽場重開前的半年多的時間中,積存下來的食鹽都已經賣光了,交州鹽場再不開,日後各部上上下下加起來,男女老少總共上百萬,全都得喫淡食去。到時候,連重一點的力氣活都不能幹了。
對於食鹽緊缺的事,留在廣源州的黃金滿都急了。他的部族過去喫得是交趾販來的私鹽,價錢便宜得很。而眼下用的欽州官鹽,價格比過去喫的私鹽翻了一番還多,口味還不見得更好。黃金滿對此叫苦不迭,可是這欽州官鹽運到廣源州後的鹽價,一點也不會因爲他的煊赫身份而降低一文錢。
但他們送回來的鹽丁人數遠遠不及過往,只有幾百人而已。韓岡困於人手不足,不得已之下,不得不冒着風險,換了一個製鹽的辦法。
儘管韓岡對於如何曬鹽的手法一竅不通,但知道大略的方向就能試驗出來,就像當初製造飛船一樣。不過這一次就不需要他來試驗,關西最有名的解州鹽池出產的池鹽全都是曬出來的。
還留在廣西的關西人還有幾百人,倒有一個隊來自於解州,雖然這一隊並不是駐紮在鹽池邊,但其中有一半老家就在鹽池附近。這一半人中,又有兩人瞭解解州鹽池是如何曬鹽。
有韓岡統觀全局,有兩名專家來指點細節,這一次在交州鹽場試行曬鹽法,便是沒走任何彎路的一舉成功。
“海鹽當真可以曬出來?”黃金滿雖然沒有走南闖北過,但他好歹活到了四五十歲,多多少少也知道些常識:“不是說鹽全都是用大鍋煮出來的嗎?末將當初與那些挑着擔子到洞裏販鹽的私鹽販子討價還價的時候,他們都是說煮出一斤鹽,就要用上多少柴草,千里迢迢送來一斤鹽,又要費上多少腳力。這販來的花銷多高多高,這賣給末將的鹽價多低多低,自家還有渾家孩兒和八十歲的老母要養,實在是不能再低了,再低就只能全家去喝滷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