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韓岡在他擔任廣南西路轉運使的兩年日子裏,於桂州城中逗留的時間很短,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桂州得到全城百姓的人心。
韓岡回頭望了望送他出城的千萬生民,人潮如山如海,彷彿是上元夜的燈市。這些桂州百姓,並不是被官吏強迫着出城來,而是聽說了韓岡離任之後,主動出來相送。
他作爲轉運使,不算是親民官,並不直接接觸百姓,而且兩年來先是領軍作戰,之後又多是留在南方,本來是不可能得到萬民相送的殊榮。
但他剛剛抵達廣西后的勝利,不但將交趾侵略軍打了回去,也讓桂州內外的官民放下了一顆戰戰兢兢的心。之後又是與章惇一起,將交趾滅國,從今而後,廣西不用再擔心聽到交賊入寇的號角。另外在李常傑領軍入侵時,桂州派出去的援軍全軍覆沒於崑崙關附近,韓岡爲他們報了仇,他們留在桂州的家屬,對韓岡自是感恩戴德。
桂州城中的大小官吏傾城而出,他們身後是人山人海的桂州百姓,而被推舉出來的幾名鄉紳父老,拄着柺杖來到韓岡面前。
萬民傘的風俗還沒有流傳開來,但脫官靴以表離任官員遺愛一方的節目,這時候已經有了。幾名父老跪在韓岡面前,讓他將腳上的靴子給脫下來,留給桂州城。
韓岡將他們扶起來後,照規矩謙虛了幾句,推脫了一番。一個老傢伙高聲說起來,“韓龍圖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征討交趾,使廣西生民自此永享太平。又有德政遺愛一路,我八桂中人,無不感念在心。”
韓岡覺得這話說得很是中聽。他在廣西兩年,主要的精力都是放在剿滅交趾國上,不過他在廣西一路的德政也不少。
桂州、邕州、交州等幾個路中上州,州學、療養院,都建立了起來。還有負責埋葬無名屍的漏澤園,自邕州埋了數萬屍骸之後,韓岡也順勢在邕州設立了一座,此外交州也有。同時,又有收養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的福田院,舊時只有京城中有,但如今在邕州和交州都設立了。
這些公共設施,花銷都不少,而且是要常年付出。韓岡也只有趁着邕州、交州人少地多的情況,能專門劃撥出官田來爲此提供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