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與此同時,韓岡拒絕了司中屬僚的提議,並不準備即時點驗河南府庫賬籍的說法不知從何處也傳了開來。
韓岡善撫士民,爲人也算是仁厚,在洛陽是人人都知道的——當年一萬多河北流民被派來整修洛陽段的黃河大堤,一下就跑了三千人,剩下的則是哭着喊着要朝廷派韓岡來主持工役。至於文相公,那是有名的行事果決。所以這其中的是是非非,洛陽士民都有自己的判斷。
也因此,擁有激烈衝突的戲劇性的謠言,比實際上的真相傳播得更廣。反正洛陽城中除了當事人,還有少數兩邊都能得到準確消息的耳目靈通之輩,基本上都是從口耳相傳中聽說了這個消息。
在許多人看來,府漕兩家算是結下了死仇,接下來事情會怎麼發展,洛陽城中多少人都當作一場難得的好戲在期待着,但遠在東京的趙頊絕不想看到這一幕。
之前得知河南府上下都沒有出迎韓岡,趙頊就已經很惱火了。韓岡身上的都轉運使,從這個“使”字就該知道,他代表着天子——至少如今在名義上還是如此——作爲天子之使,文彥博這位老臣卻倚老賣老,趙頊哪能不怒。
此事倒也罷了,只要不會干擾到正經事,趙頊不是不能優容。但才隔了兩天,韓岡登門拜訪府衙,才一刻鐘就出來了,當韓岡是河南府的知縣嗎?韓岡哪一次上殿謁見,他趙頊不都是留了至少一個時辰來君臣問對,文彥博倒好,竟比他堂堂天子架子都大。
趙頊也不是沒有懷疑過這件事的真實性,畢竟文彥博是老臣了,在官場上幾十年,登上相位都過去三十多年了,怎麼想也不該犯上這樣的錯誤。可趙頊昨天、今天收到的來自洛陽的奏報中,幾乎每一封都說到了此事,只是說法上有點混亂。
西京洛陽河南府離着東京城並不遠,加上整件事鬧得聲勢太大,也就是事情發生的第二天,當今的大宋天子就在崇政殿中看到了洛陽走馬承受和各級擁有密奏之權的官員的稟報。
遠在東京城中的趙頊耳目十分靈通,能通過走馬承受等各種途徑得到準確消息。但問題是他得到的消息中,並不只有真實無誤的信息,而是真真假假混合在一起。當今的大宋天子並不清楚,在這麼多的相互牴觸的消息中,哪一條纔是真相。
朝廷安排在洛陽的走馬承受有好幾人,但他們都是風聞奏事,傳回來的消息多而雜,加上七八名當地朝臣的密奏,其中有不少述說自相矛盾的,真相需要趙頊自己來挖掘——基本上擺在趙頊案頭上的情報往往都是如此,就像當年熙河路的宜墾荒地到底是隻有一頃還是一萬頃,王韶、韓岡和李師中、竇舜卿吵了有半年,朝廷派去確認的使臣睜着眼睛說瞎話,最後還是靠了沙盤,同時有了實際的產出才確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