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禧橫了呂升卿一眼,你是在說什麼胡話的想法沒明說出來,卻在嘆氣:“難得的機會啊。”
“就給王禹玉好了。從種諤上書時,王禹玉就看上了這一件好事,孜孜以求,只是被韓岡給耽擱了。現在好不容易又重新浮上水面,這時候想橫插一槓,搶他的風頭,那是會將王大丞相向死裏得罪。”
“開罪一庸人又何妨?”徐禧還當真敢說,在呂惠卿兄弟二人面前毫無半點諱言,“遼國內亂,一時自顧不暇。此次西夏又傳來外戚干政,母后囚子的消息。而官軍正是兵強馬壯,良將如林。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此等大好時機,錯過一回,就不會再來。緣邊六路,糧餉俱足,六路齊發兵,試問西賊如何與官軍拮抗?”
呂惠卿素知徐禧好談兵事,平日裏說得最多就是平夏伐遼,就連文章詩詞皆是偏向此類話題。由於他的詩文才華甚高,還在士林間出了好一陣風頭,只是這兩年被蘇軾給壓下去了。
徐禧本人對王韶、章惇的際遇,沒有少嫉妒羨慕。在呂惠卿面前,多次流露出統領大軍,一展胸中大才的想法。在呂惠卿眼中,他的這位姻親基本上可以跟趙括、馬謖相較高下,誇誇其談的文士,葉公好龍的書生。
沒有王韶、章惇和韓岡那樣的實績,放言兵事全都是空話。韓琦當年也是空談兵事,葬送了數萬精銳,要不是當時兩府之中盡是庸碌無能之輩,他至少還有點膽氣,早就完蛋了,哪裏會有相三主、立二帝,成爲兩朝顧命定策元勳的風光?
這也算是如今士林中的風氣。
在過去,大宋坐擁百萬大軍卻連禦敵於國門之外都做不到,必須要用卑辭厚賂來討好夷狄,故而人心厭武——失敗多了,自然會厭惡起來,此乃人之常情。呂惠卿也曾見家裏面的子弟,因爲支持的蹴鞠球隊連敗,而氣得乾脆不再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