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實上也確如洪濤所料,改革派和保守派確實達成了初步妥協,但內容遠遠比他預料的複雜。
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裏朝堂裏都快開鍋了,大家全都在抱着團的互相討價還價,就像菜市場上買菜的老太太一模一樣,幾分錢的利都得爭得面紅耳赤。
王安石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副相的位置,還承諾不再把《三經新義》作爲科考唯一讀物,算是暫時放棄了開創一個新學派、在思想上控制後人的念想兒。
這個讓步不可謂不大,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眼中,著書立說、開山立派,有時候比當宰相的成就感還強烈。
同樣做出巨大讓步的還有神宗皇帝,別看他在新政問題上是和王安石站在一起的,但這兩位的目的卻不盡相同。
神宗皇帝藉助新政改革的機會,已經把諫權實質上架空了。現在御史臺基本都控制在王安石一派手中,從原本的制衡皇權和相權,變成了兩黨相爭的輿論工具和打擊對手人格的大噴子。
作爲想大幹一番事業的年輕皇帝,神宗深深體會到了諫權和輿論的重要性,要是還和原來一樣容忍這些御史言官們有事兒沒事兒就瞎嚷嚷,他想幹點啥都幹不痛快。
御史臺已經變質了,只要繼續這麼保持幾年,這個權利制衡機構就會名存實亡,到時候他的皇權肯定會進一步加強。
試問誰不想當個一言九鼎的皇帝呢,又有誰樂意做個放屁響了都要被大臣們指責的皇帝呢?這是人性使然,越是有心幹大事兒的人,就越不嫌權利過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