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這一點上就得去問問交引庫和市舶司了,作爲國有銀行,抵當所的大部分投資都是流向這兩個部門的。前者是證劵交易所,後者是海關兼商業部海外貿易司。
交引庫是幹嘛的呢?它是負責發放鹽引、鐵引、茶引和香藥引的。這幾種大宗商品都是國家統購統銷的禁榷物質,私人是不能無證買賣的。
但是宋朝政府比較具備經濟頭腦,他們知道如果全部讓官府買賣的話,必須是把褲衩也賠掉的節奏,於是就變通了一下,弄出了幾種引據。商人們拿着這些憑據就能去政府倉庫裏提貨,想賣到什麼地方就賣到什麼地方。
從古至今,但凡是政府管控的物資就必須利潤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放到宋朝也一樣。既然鹽茶鐵香料不愁銷路、不愁利潤,商人們必須會來爭奪這幾種憑證,有了憑證纔有合法銷售的資格嘛。
然後宋朝政府又耍了一個很高明的商業手段,他們說了,想要憑證沒問題,但大家得幫朝廷一個忙。也不是白幫,就是利潤低一些、風險大一些。啥忙呢?軍隊的後勤!
宋朝軍隊自打建國以來,隔三岔五的就得和北方國家打一仗。騎兵打仗可以一個人兩匹馬、三匹馬的自己馱着給養走,步兵就沒那麼好運氣了,他們的給養必須靠後勤部門往上送。軍隊進攻五十里,後勤部隊就得跟着往前送五十里。
可是這麼多物質光靠軍隊從全國各地調集過來,路上的損耗就不好控制,一不好控制就得出現各種貪墨現象。到頭來一百斤糧食從後方北運,到了前線能省五十斤就不錯。
這咋辦呢?要不說宋朝君臣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奸商出身呢,他們打仗的本事很一般,但做買賣的天賦確實比歷朝歷代的人高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