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陝西路的炭一秤60文,若是去城外截買,恐50文不到。”
朱八斤既然想做石炭生意,自然是打聽好了行情。汴梁城內多用陝西路石炭,由於進入城門要交稅,所以城裏的價格和城外的價格會相差不少。
“一秤15斤,每斤4文,一晝夜需80文,耗費多亦……”秤是宋代的一種重量單位,每稱15斤,這樣算起來的話,高翠峯覺得已經找到了蜂窩炭的致命缺陷,貴!
“你有所不知,此物不全是石炭,其中兩成爲黃泥,且比直接燒石炭煙小。若把此竈建於房後,屋中只享溫熱而不必受煙燻灰塵之擾,較之木炭也不落下乘,更無明火危害,可行。”
蜂窩炭是洪濤的設計的,在這些日子裏已經聽取過朱八斤他們這些底層市民的意見,叫高翠峯來是想多瞭解一下中產階級的想法。
稍微富裕一些的人家可能對價格不是太敏感,但在使用安全性、舒適性、便捷性上要求就更多了。既然是要大批量銷售,針對的客戶越廣、盈利前景就越光明嘛。
蜂窩炭其實就是後世的蜂窩煤,製造起來沒任何難度。先用人工把大煤塊敲碎,或者乾脆購買更便宜的煤末子,然後用石磨碾細,摻入20%左右的黏土,用簡單的模具直接成型曬乾即可。
但光有蜂窩煤毫無意義,如果沒有合適的爐具這東西燒起來並不比煤塊強多少,成本還提高了,根本賣不出去。
所以洪濤試着讓胡二帶着工匠們做了幾個簡易的蜂窩煤爐子,鑄鐵來不及了,那就用土坯壘。其實只要密封沒問題,土坯的爐竈要比鑄鐵的保溫和燃燒效果好,只是外形不太美觀、不太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