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來府上的不止殿前司的工匠,還有一位洪濤的老熟人,裴中貴裴大人。原本洪濤以爲他是護送公主回府的,沒想到這個大太監頭子還肩負着皇帝的使命,專程帶駙馬去金明池與水虎翼交接荒地。
這就讓洪濤更堅信自己之前的分析了,皇帝絕不是在火炕上躺舒服了隨隨便便就應了這塊地,那樣的話根本就不用讓這位大太監頭子專程來協助自己操辦,隨便找個禁軍軍官就夠了。
老太監話很少,這一點和黃蜂如出一轍。沒事兒的時候他們絕不多說一個字兒,有事也是就事說事,能不閒聊就不閒聊,這恐怕也是他們在皇宮裏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
既然人家沒什麼可和自己聊的,洪濤也樂得清閒,就不去和他套近乎了。想一想也是,在這個外戚不如狗的年代裏,還能指望一個太監有什麼大作用嗎?大家是同病相憐,只能互相多理解了。
四人四馬一路無語,出新鄭門之後不遠,路北就是金明池的南門。這還是洪濤第一次進入這座皇家園林,它和瓊林苑就是臉對臉一南一北,但這裏有圍牆還有禁軍站崗,除了每年三四月份對外開放允許百姓進入踏春,平時都是大門緊閉。
見過了頤和園和北海公園這類明清皇家園林之後,宋朝的皇家建築僅從建築方面來講真沒什麼可稱讚的,頂多只能算個別致,規模、氣度、結構被完爆。當然了,皇家建築越弱,耗費的民脂民膏也就越少,從這一點上算又是優點。
金明池有多大呢,兩個多北海公園或者半個頤和園的面積。它的模樣更像北海公園,一個四四方方的大湖,中間有個小島,島上也有亭臺樓閣,也用一座石拱橋連接,說不定北海公園當年也借鑑了金明池的圖紙。
這個湖幹嘛用呢?是宋朝皇帝觀看龍舟賽的地方,島上的樓閣就是觀禮臺。
太宗時是神衛翼水軍,後來真宗可能覺得不太專業,又從禁軍中挑選江淮識水戰之兵,別立一水軍曰水虎翼,置於金明池側,愣說是在訓練水軍作戰,把龍舟賽改成看水軍演習了。